小儿急性胃炎饮食需注意,宜选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稀粥,富含维生素的清淡蔬菜如南瓜、胡萝卜、冬瓜,蛋白质类食物可选鸡蛋羹、嫩豆腐;要避免辛辣刺激性、油腻、过冷过热食物;婴儿、有过敏史小儿及病史长或病情重小儿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1.米汤:大米熬制的米汤易于消化,能为小儿补充水分和一定能量。大米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经过熬煮后,淀粉结构变得松散,小儿胃肠道容易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可将大米淘洗干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慢慢熬煮,直至米汤变得浓稠但不浑浊,过滤掉米渣后给小儿饮用。
2.藕粉:藕粉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质地细腻,容易被小儿胃肠消化。藕粉中含有碳水化合物、少量蛋白质等成分,能为小儿提供能量。冲泡藕粉时要用适量温水先将藕粉调成糊状,再用沸水冲调,并不断搅拌均匀,使其成为均匀的流质状态,适合小儿急性胃炎发作时食用。
3.稀粥:如小米粥、山药粥等。小米粥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小米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熬制小米粥时,将小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水,小火慢煮至软烂。山药粥则是在小米粥的基础上加入山药,山药含有淀粉酶等成分,有助于消化。将山药去皮切成小块,与小米一起熬煮至熟烂,小儿食用稀粥既能获取能量,又不会加重胃肠负担。
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蔬菜
1.南瓜:南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且质地柔软。南瓜中的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肠黏膜,对胃肠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将南瓜蒸熟后,捣成泥状给小儿食用,或者切成小块煮成南瓜粥。例如将南瓜去皮去籽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水煮熟,用勺子压成泥,根据小儿口味可适当添加少量白糖(如小儿无特殊禁忌),但要注意量不宜过多。
2.胡萝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胡萝卜可以做成胡萝卜泥或胡萝卜汁给小儿食用。制作胡萝卜泥时,将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蒸熟后用辅食机打成泥状;制作胡萝卜汁时,同样将胡萝卜洗净切块,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汁液,过滤后给小儿饮用。需要注意的是,给小儿食用胡萝卜相关制品时,要保证细腻,避免大块食物刺激胃肠道。
3.冬瓜:冬瓜具有清热利湿、利水消肿的作用,且水分含量高,质地清淡。冬瓜可以煮成冬瓜汤给小儿饮用,将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水煮熟,汤中可根据情况加入少量葱花等提味,但要注意清淡。冬瓜汤不仅能为小儿补充水分,还能提供一定营养,有助于小儿胃肠功能的恢复。
三、蛋白质类食物选择
1.鸡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鸡蛋羹质地嫩滑,容易被小儿消化吸收。制作鸡蛋羹时,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适量温水搅拌均匀,水和鸡蛋的比例大约为1:1-1.5,然后过滤掉表面的浮沫,盖上保鲜膜,用牙签扎几个小孔,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对于小儿急性胃炎患者,鸡蛋羹是较好的蛋白质补充来源,但要注意避免一次食用过多,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2.嫩豆腐:豆腐富含植物蛋白,且质地柔软。嫩豆腐可以做成豆腐脑或直接煮成豆腐汤给小儿食用。制作豆腐脑时,将豆浆煮开后加入适量凝固剂制成;煮豆腐汤时,将嫩豆腐切成小块,加入适量水和少量调味品(如少量盐、香油等,但要清淡)煮熟。豆腐中的蛋白质易于消化,适合小儿急性胃炎期间补充蛋白质。
四、避免食用的食物
1.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这些食物会刺激小儿胃肠道黏膜,加重胃炎症状。因为小儿的胃肠黏膜相对娇嫩,辛辣刺激性物质会引起胃肠黏膜充血、水肿,导致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加重。
2.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小儿胃肠消化负担。油腻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高,小儿急性胃炎时胃肠消化功能减弱,食用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3.过冷或过热的食物:过冷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胃肠蠕动;过热的食物则可能烫伤小儿娇嫩的胃肠黏膜。例如冰镇饮料、刚从微波炉取出温度很高的食物等,都不适合小儿急性胃炎期间食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发生急性胃炎时,在饮食选择上要更加谨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影响婴儿的刺激性食物等。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按照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易消化配方奶,如腹泻奶粉等特殊配方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添加辅食的婴儿,要暂停新的辅食添加,继续食用已适应的易消化辅食。
2.有过敏史的小儿:如果小儿对某些食物有过敏史,如对牛奶蛋白过敏,在选择蛋白质类食物时要避免使用相关过敏食物。例如不能食用普通奶粉、含有牛奶成分的食品等,要选择符合其过敏情况的替代食品,如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
3.病史较长或病情较重的小儿:对于病史较长或病情较重的小儿,除了遵循上述饮食原则外,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严格的饮食管理,必要时可能需要暂时禁食一段时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等方式来保证小儿的营养需求,同时密切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和饮食耐受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