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发炎常见原因有感染(病毒、细菌)、环境、用嗓过度、过敏;症状包括局部疼痛、红肿、异物感及全身发热、乏力;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体检测);预防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饮水、规律作息)、避免刺激因素(远离刺激环境、适度用嗓)、预防感染(注意卫生、增强体质)。
病毒感染:是喉咙发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普通感冒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等都可能引发喉咙发炎。像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喉咙发炎,可导致喉咙疼痛、红肿,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喉咙发炎。
细菌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引发喉咙发炎的细菌,可导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表现为喉咙剧烈疼痛、扁桃体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成年人和青少年相对更易因细菌感染出现喉咙发炎情况,但儿童也可能发生。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干燥、粉尘多的环境中,或者吸入刺激性气体(如吸烟产生的烟雾、工业废气等),会对喉咙黏膜造成刺激,导致喉咙黏膜受损,引发发炎。长期吸烟的人群,喉咙受到烟草中有害物质的持续刺激,喉咙发炎的发生率会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
用嗓过度: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用嗓过度的情况,会使喉咙部位的肌肉疲劳,喉咙黏膜频繁摩擦受损,从而引发发炎。教师、歌手等职业用嗓人群是用嗓过度引发喉咙发炎的高发群体。
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引起过敏性咽喉炎,出现喉咙发痒、肿胀、咳嗽等发炎表现。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接触相应过敏原时,更容易发生喉咙发炎。
喉咙发炎的症状表现
局部症状:
疼痛:喉咙发炎时,患者通常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因发炎的原因和严重程度而异。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发炎疼痛相对较轻,而细菌感染导致的化脓性扁桃体炎疼痛较为剧烈,可放射至耳部。儿童可能因喉咙疼痛而出现拒食、哭闹等表现。
红肿:喉咙部位的黏膜会出现红肿现象,通过喉镜检查可观察到咽部黏膜充血、扁桃体肿大等情况。例如急性咽炎时,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急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红肿,严重时表面有脓性渗出物。
异物感:患者会感觉喉咙里有异物,咳不出又咽不下,尤其是在喉咙发炎伴有肿胀时,这种异物感会更加明显。
全身症状:
发热: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发炎往往容易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甚至更高。病毒感染引发的喉咙发炎也可能出现发热,但一般体温相对较低。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在喉咙发炎时更容易出现高热的情况,且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体温变化及相应的处理。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不佳,这是因为身体在对抗炎症的过程中消耗了较多能量。
喉咙发炎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喉咙的外观,查看咽部黏膜是否充血、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脓性分泌物等。通过压舌板检查咽部时,还能感受患者喉咙对刺激的反应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喉咙发炎,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对于儿童,血常规检查能为判断感染类型提供重要依据。
病原体检测:必要时会进行咽拭子培养等检查,以明确具体的致病病原体,比如培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则可确诊为细菌感染导致的喉咙发炎。
喉咙发炎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橙子等)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喉咙发炎的风险。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来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能使喉咙黏膜保持湿润,减少受到刺激的机会。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儿童可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饮水量。
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儿童一般需要10-14小时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也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避免刺激因素:
远离刺激性环境: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粉尘多或有刺激性气体的环境中。如果必须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可佩戴口罩进行防护。例如在雾霾天气时,外出佩戴防护口罩能减少有害颗粒对喉咙的刺激。
适度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用嗓过度的行为。用嗓人群要注意合理用嗓,工作之余适当休息喉咙,可通过练习正确的发声方法来保护喉咙。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防止病从口入。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疾病的几率。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儿童可进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如追逐游戏、跳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