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需从多方面预防急性加重,包括预防感染,如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避免接触感染源;控制基础疾病,如控制支气管哮喘和胃食管反流病;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进行气道廓清,如呼吸训练和体位引流。
一、预防感染
1.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因流感病毒感染导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流感疫苗都有相应的适用剂型。一般来说,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包括支气管扩张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都是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人群。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后,能够减少流感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从而降低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可能性。
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感染是导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肺炎球菌疫苗包括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尤其是存在基础疾病、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例如,2岁以下婴幼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都属于肺炎球菌疫苗的重点接种对象。接种后可显著降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发病风险,进而减少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频率。
2.避免接触感染源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对于有明确感染源接触史风险的情况,如周围有人患有呼吸道传染病,应更加注意防护。例如,当流感流行时,减少去大型商场、超市等场所的次数,以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机会,因为流感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急性加重。
二、控制基础疾病
1.支气管哮喘
对于同时患有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哮喘症状。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哮喘控制药物是关键。通过规范的哮喘治疗,维持气道的通畅,减少气道的炎症反应。例如,使用布地奈德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药物,可有效减轻气道的炎症,降低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风险。要定期监测哮喘控制情况,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哮喘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间接预防支气管扩张的急性加重。
2.胃食管反流病
对于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支气管扩张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和使用药物来控制胃食管反流。睡觉时可适当将床头抬高,避免进食过饱、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等。胃食管反流物反流至咽喉部并被吸入气道,会刺激气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所以控制胃食管反流对于这类患者预防急性加重至关重要。
三、改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橙子等)、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从而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免疫功能维持的重要物质基础,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发生。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增加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可能性。例如,辣椒、油炸食品、过甜的蛋糕等应尽量少吃。
2.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比较适合支气管扩张患者。适度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机体的耐力和免疫力。一般来说,每周可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可从15-30分钟逐渐增加。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气道过度通气,引发咳嗽、喘息等症状,甚至诱发支气管扩张的急性加重。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要及时停止运动。对于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四、气道廓清
1.呼吸训练
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是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阻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腹式呼吸是通过膈肌的运动来增加肺通气量。例如,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凹陷,胸部尽量不动,每次训练可进行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痰液排出,降低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呼吸训练的方式和强度可适当调整,儿童患者在进行呼吸训练时需要家长的协助和指导。
2.体位引流
根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进行引流。例如,若病变位于上叶,可采取坐位或半坐位;若病变位于下叶背段,可采取俯卧位,胸前垫一个枕头,双腿屈膝;若病变位于下叶基底段,可采取仰卧位,床尾抬高30-50厘米。体位引流时要配合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每次体位引流时间可控制在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但要注意,体位引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如有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对于年老体弱、病情较重或不能配合的患者,不建议采用体位引流的方法,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