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前宝宝脑瘫会有运动发育落后(包括肌张力异常、运动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姿势反射异常)、喂养困难(吸吮吞咽不协调、咀嚼功能异常)、异常哭闹、视力和听力异常等表现,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检查,早期诊断干预对预后重要,照顾时要加强护理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1.肌张力异常:
对于1岁前宝宝,正常情况下肌张力适中且对称。脑瘫宝宝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或减低的情况。若肌张力增高,表现为宝宝肢体僵硬,换尿布时腿部不易分开;若肌张力减低,则表现为肢体松软,像棉花一样无力,宝宝俯卧位时抬头困难等。这是因为脑瘫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控,导致肌肉张力出现异常改变。
从神经发育角度看,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神经传导和对肌肉的支配出现紊乱,进而引起肌张力的异常变化,这是脑瘫宝宝常见的运动功能方面的早期表现之一。
2.运动姿势异常:
宝宝在俯卧位时,正常宝宝能较好地抬头并保持一定姿势,而脑瘫宝宝可能不能抬头或者抬头姿势异常,头部偏向一侧等。在仰卧位时,可能出现双下肢过度伸直、内收,呈现剪刀样姿势等。这些异常姿势是由于脑部病变导致运动控制功能障碍,使得宝宝的运动姿势不能按照正常的发育规律进行。例如,正常宝宝3个月左右就能抬头较好,而脑瘫宝宝可能到3个月时仍不能很好抬头,且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1.原始反射延迟消失:
新生儿出生后存在一些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正常情况下,握持反射在3-4个月时消失,拥抱反射在3-6个月时消失。脑瘫宝宝可能出现这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的情况。比如,到了4个月后宝宝的握持反射仍然很明显,还不能松开手。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影响了原始反射的正常消退过程,原始反射的异常持续存在干扰了正常的神经发育进程。
从神经发育的时间轴来看,原始反射的按时消失是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标志之一,脑瘫宝宝原始反射延迟消失反映了其神经发育的异常状态。
2.姿势反射异常:
正常宝宝3个月时俯卧位能抬头45°-90°,4个月时能抬头90°以上,并且会出现紧张性颈反射等姿势反射的正常变化。而脑瘫宝宝可能姿势反射异常,如紧张性颈反射持续存在,表现为头转向一侧时,同侧上肢伸直,对侧上肢屈曲等。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导致姿势反射的调控机制出现问题,使得姿势反射不能按照正常的发育阶段进行正常的转变,进而影响宝宝的姿势控制能力。
喂养困难
1.吸吮和吞咽不协调:
1岁前宝宝脑瘫可能表现为吸吮无力,吃奶时不能很好地含住乳头或奶嘴,吸吮动作不协调,容易出现呛奶的情况。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影响了口腔、咽喉部肌肉的协调运动,而吸吮和吞咽是需要多种肌肉协同配合的复杂动作。例如,正常宝宝出生后就能较好地进行吸吮和吞咽动作来吃奶,而脑瘫宝宝由于脑部病变,导致负责吸吮和吞咽的神经肌肉调控出现障碍,从而出现喂养困难的情况。
从消化系统的神经调控角度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对消化系统相关肌肉的支配出现异常,使得吸吮和吞咽的协调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喂养方面的问题。
2.咀嚼功能异常:
随着宝宝的成长,正常宝宝在4-6个月左右开始逐渐出现咀嚼的准备动作,而脑瘫宝宝可能到了相应月龄仍没有正常的咀嚼功能发展,表现为不能很好地配合进食固体食物等。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对咀嚼相关肌肉的控制,使得宝宝无法正常进行咀嚼动作来处理食物,进一步加重了喂养困难的情况。
异常哭闹
1.原因分析:
1岁前宝宝脑瘫可能会出现异常哭闹的情况。这是因为身体的不适,如肌肉紧张、疼痛等原因导致宝宝哭闹。例如,由于肌张力异常,宝宝身体可能会有不适感,从而通过哭闹来表达。另外,脑瘫宝宝可能存在感觉方面的异常,对周围环境的刺激更加敏感,也容易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
从神经-心理角度来看,脑部病变可能影响宝宝的情绪调节和感觉感知,当身体有不适或者受到刺激时,不能像正常宝宝那样很好地调节情绪,就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现。
视力和听力异常
1.视力异常:
部分脑瘫宝宝可能存在视力问题,如斜视、眼球运动障碍等。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可能影响了视觉中枢或者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例如,视觉中枢受损会导致宝宝对视觉信息的处理出现障碍,进而引起眼球运动异常和斜视等情况。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一定比例的脑瘫宝宝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异常,这与脑部病变影响视觉相关的神经结构有关。
从视觉发育的角度,正常宝宝的视觉发育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对视觉信号的正常处理和传递,脑瘫宝宝由于脑部病变破坏了这种正常的发育环境,导致视力出现异常。
2.听力异常:
也有一些脑瘫宝宝可能伴有听力异常。这是因为听觉传导通路或者听觉中枢可能受到脑部病变的影响。例如,脑部的病变波及到听觉相关的区域,就会影响宝宝对声音的感知和处理。研究表明,脑瘫宝宝中听力异常的发生率也有一定比例,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对听觉系统相关结构的损害所导致的。
温馨提示:当发现1岁前宝宝出现上述疑似脑瘫的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等)等。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脑瘫宝宝的预后非常重要。因为1岁前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时的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宝宝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家长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要延误宝宝的诊断和治疗时机。同时,在照顾脑瘫宝宝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护理,如保持宝宝的营养供应,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等,为宝宝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