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湿疹与中耳炎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耳部检查特点、诊断鉴别、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不同。耳朵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致表皮真皮浅层炎症,有耳部瘙痒等表现,多形性皮疹边界不清,治疗分一般和药物治疗;中耳炎是中耳炎性病变,多由感染引起,分急性和慢性,有相应症状及耳部检查特点,治疗依类型而异,儿童和成年人在两类疾病上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耳朵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复杂,可能与过敏体质、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等有关,局部接触过敏原(如化妆品、洗发水、食物等)、外耳道分泌物刺激等也可诱发,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成年人也可患病,一般认为与特应性体质有关,有一定遗传倾向。
中耳炎
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急性中耳炎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慢性中耳炎可由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咽鼓管短、宽、平,且机体抵抗力差,发病率高于成年人。
二、临床表现
耳朵湿疹
症状:主要表现为耳部瘙痒,患儿常搔抓耳部,可伴有烧灼感、疼痛等。急性期可见红斑、粟粒状丘疹、水疱,水疱破溃后可渗出、糜烂、结痂;亚急性期红肿、渗出减轻,出现结痂、鳞屑;慢性期则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皲裂、脱屑等,病变可累及外耳道、耳廓及其周围皮肤。
好发部位:多发生在外耳道内、耳廓及耳部周围皮肤。
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
症状:突然发生的耳痛,常为患儿第一症状,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常表现为哭闹、烦躁、拒食,可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耳部检查可见鼓膜充血、穿孔,穿孔后可见脓液流出,听力可下降。
好发人群:儿童多见,尤其是2-6岁儿童,在感冒、游泳后等情况下易发病。
慢性中耳炎
症状:耳流脓,可为黏液性、黏脓性或脓性,可伴有耳鸣、听力下降,鼓膜穿孔,穿孔大小及部位不等,长期慢性中耳炎可导致鼓膜紧张部大穿孔、鼓室粘连、胆脂瘤形成等,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好发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有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病史者更易患病。
三、耳部检查特点
耳朵湿疹
耳部皮肤可见上述不同时期的病变表现,如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肥厚等多形性皮疹,病变边界不清。
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急性充血,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以后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穿孔前局部可见小黄点,穿孔后可见鼓膜穿孔处有搏动性溢脓现象。
慢性中耳炎
可见鼓膜穿孔,穿孔周围有残余鼓膜,鼓室内可有黏膜充血、增厚、粘连,或有肉芽组织、胆脂瘤上皮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耳朵湿疹
诊断:根据耳部皮肤的典型皮疹表现,如多形性皮疹、瘙痒、反复发作等特点,结合病史中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史等,一般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等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需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鉴别,接触性皮炎多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脂溢性皮炎常伴有头皮等其他部位的脂溢性皮疹,皮肤油腻,有脱屑等表现。
中耳炎
诊断:根据症状(耳痛、听力下降、耳流脓等)、耳部检查(鼓膜表现等)及病史(上呼吸道感染史等)可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听力检查(如纯音测听、声导抗等)、颞骨CT等检查以明确病变程度及范围。
鉴别诊断:需与外耳道炎鉴别,外耳道炎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皮肤红肿、疼痛,一般无鼓膜病变,听力影响较小。
五、治疗原则
耳朵湿疹
一般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停止使用可疑的化妆品、洗发水等,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用药物,急性期渗出明显者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慢性期可选用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软化角质。
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清淡饮食,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早期可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静脉给药),同时可使用苯酚甘油滴耳液止痛,但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药,以免腐蚀鼓膜及鼓室黏膜;疼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慢性中耳炎
药物治疗:有耳流脓时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后,选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同时可口服抗生素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修补术、乳突根治术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
耳朵湿疹:儿童皮肤娇嫩,在治疗耳朵湿疹时应选用温和、无刺激的药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搔抓耳部,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耳部皮肤变化,定期带儿童复诊。
中耳炎:儿童急性中耳炎病情变化较快,应密切观察体温、耳痛、听力等变化,及时就医,按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防止发展为慢性中耳炎,影响听力发育,同时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中耳炎的复发。
成年人
耳朵湿疹:成年人患耳朵湿疹时,要注意寻找可能的过敏原,如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日常接触的物品等,避免再次接触,规范用药,注意耳部卫生,避免因搔抓等导致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
中耳炎:成年人慢性中耳炎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进入耳道,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及收益,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