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症状有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等,慢性与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有长期咳嗽咳痰等表现,诊断通过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急慢性期,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主要病因是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二、分类
(一)急性支气管炎
1.病因: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继发,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合并细菌感染。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患病,比如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的人群。
2.症状:起病较急,通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随后出现咳嗽,起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可转为黏液脓性痰,咳嗽加剧,可伴有胸骨后疼痛,发热程度不一,一般为低至中度发热。
(二)慢性支气管炎
1.病因: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吸烟,吸烟是最重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等;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过敏原等;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会损伤气道黏膜;感染因素,反复的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免疫功能紊乱等。
2.症状: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咳嗽一般晨间明显,白天较轻,晚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喘息或气急明显者常提示合并哮喘。部分患者可并发肺气肿、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三、诊断方法
(一)症状与体征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咳痰情况、是否伴有喘息等,以及发病的相关因素。在体格检查时,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肺部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肺部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以背部和肺底部较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二)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急性支气管炎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2.痰液检查:可培养出致病菌,涂片可发现革兰阳性菌或革兰阴性菌,或大量破坏的白细胞和已破坏的杯状细胞等。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急性支气管炎X线检查大多正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慢性支气管炎早期X线检查可无异常,反复发作者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2.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时,CT可显示肺气肿的改变。
四、治疗原则
(一)急性支气管炎
1.一般治疗: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治疗: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等祛痰,也可雾化祛痰;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平喘药如氨茶碱等;发热时可选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3.抗感染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者,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是如为流感病毒感染,可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
(二)慢性支气管炎
1.急性加重期治疗
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镇咳祛痰:可选用复方甘草合剂、溴己新、盐酸氨溴索等。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
平喘:有气喘者可加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沙丁胺醇气雾剂等。
2.缓解期治疗
戒烟:戒烟是最重要的措施,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减轻气道炎症。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预防接种: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呼吸道感染。
药物预防: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变化较快,需密切观察病情。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有较大不良反应的药物。例如,镇咳祛痰药的选择需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和营养,多饮水,家长要协助医生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体温、咳嗽、呼吸等情况,及时向医生反馈。
(二)老年人
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使用抗生素时要注意避免选用对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老年人咳嗽咳痰能力较弱,要注意协助其排痰,可通过翻身、拍背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孕妇
孕妇患支气管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病情较轻,可先尝试非药物治疗,如多饮水、休息等。若需要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同时,要密切关注孕妇的病情变化,保证孕妇的休息和营养,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