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包括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起病急、病程短,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有局部和全身症状;慢性咽炎病程长,超3个月,病因复杂,有局部不适等表现,二者在定义病程、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治疗原则上有区别,特殊人群患病时也各有特点需特殊对待。
一、定义与病程时长
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包括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等不同类型。急性咽炎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起病较急,病程相对较短,一般在数天至几周内。例如,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起病时患者多有咽部干燥、灼热感,随后出现疼痛,吞咽时加重,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较长,常超过3个月。其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分泌物刺激、长期张口呼吸、长期吸烟饮酒、接触有害粉尘或化学物质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可伴有轻微疼痛,常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二、病因方面
咽炎(以急性咽炎为例):
病毒感染:占急性咽炎病因的大部分,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例如,在冬季和春季,腺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可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引起咽部的急性炎症。
细菌感染: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此外,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也可引起。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细菌容易侵入咽部引发感染。
慢性咽炎:
局部因素:
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是慢性咽炎最主要的病因。急性咽炎时,咽部黏膜的防御功能受到破坏,如果治疗不彻底,炎症迁延不愈,就容易转为慢性。
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如鼻窦炎患者,炎性分泌物可长期刺激咽部黏膜,导致慢性咽炎。例如,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部,不断刺激咽部黏膜,引起咽部黏膜慢性炎症。
长期张口呼吸,如患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肥大等疾病的患者,空气未经鼻腔的湿润、加温等处理直接进入咽部,可使咽部黏膜干燥,引发慢性咽炎。
全身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可影响咽部,导致慢性咽炎,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等。例如,贫血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咽部容易反复发生炎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咽部黏膜容易发生感染,进而转为慢性炎症。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粉尘多、化学物质刺激的环境中,如煤矿工人、化工厂工人等,咽部黏膜容易受到损伤,引发慢性咽炎。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以及酒精的刺激,也容易导致咽部黏膜慢性炎症。
三、临床表现差异
咽炎(急性):
局部症状:起病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随后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时疼痛明显,疼痛可放射至耳部。若为细菌感染,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表面可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
全身症状: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小儿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严重,可伴有呕吐、腹泻等。
慢性咽炎:
局部症状:主要为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东西卡着,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灼热感,咽部有发热的感觉;干燥感,咽部干燥,需要频繁饮水;痒感,可引起刺激性咳嗽。一般疼痛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疼痛。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有时可融合成片,咽侧索增厚。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咽炎(急性):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咽部疼痛、发热等,结合咽部检查所见,如咽部黏膜充血、肿胀等,一般可初步诊断。若怀疑为细菌感染引起,可进行咽拭子培养,若培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咽部症状相鉴别,如白血病、猩红热等。白血病患者除了咽部症状外,还可伴有贫血、发热、出血倾向等全身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异常增高及形态异常;猩红热患者除咽部炎症外,还有典型的皮疹、草莓舌等表现,血清学检查可发现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慢性咽炎:
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病程超过3个月)、症状(咽部各种不适感)及咽部检查结果(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进行诊断。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如咽部肿瘤等,可通过喉镜检查等排除咽部肿瘤。
鉴别诊断:需与咽部异感症相鉴别,咽部异感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但各项检查无明显异常。还需与茎突过长综合征相鉴别,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咽部异物感、咽痛等症状,可通过X线检查等发现茎突过长。
五、治疗原则不同
咽炎(急性):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多饮水、注意休息,可使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缓解咽部疼痛,也可使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银翘解毒片等。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如青霉素V钾片等,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菌素类等)。同时可辅以局部治疗,如含漱液漱口(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
慢性咽炎: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避免张口呼吸,治疗腺样体肥大等疾病;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粉尘、化学物质刺激;戒烟戒酒等。
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漱口,如呋喃西林溶液等;局部含片含服,如度米芬含片等;也可使用咽部雾化吸入治疗,如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进行雾化吸入,减轻咽部炎症。
中医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论治,使用一些清热利咽的中药,如咽炎片等。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咽炎或慢性咽炎时,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在治疗急性咽炎时,使用抗生素需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且要注意休息和多饮水等一般治疗;儿童患慢性咽炎时,更要注重去除局部可能的病因,如积极治疗腺样体肥大等,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因为营养不良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抵抗力,加重咽部炎症。对于老年人,患咽炎或慢性咽炎时,要注意全身因素的排查,如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对老年人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女性在孕期患咽炎或慢性咽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如局部含漱等对症治疗,去除病因时也要考虑到孕期的特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