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累及上呼吸道,多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临床表现多样,辅助检查有血常规等,治疗以对症及抗菌治疗为主,多数预后好,少数可并发其他疾病;支气管炎分急性和慢性,累及气管、支气管,由微生物感染等引起,临床表现不同,辅助检查有血常规、X线等,治疗根据急慢性有所不同,急性多数可愈,少数成慢性,慢性控制不佳可进展为严重疾病,儿童患支气管炎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影响呼吸系统发育。
一、定义与累及部位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累及鼻、咽、喉等上呼吸道部位,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由细菌引起。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易患病,生活中过度劳累、受凉等因素易诱发,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因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也更易罹患。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累及气管、支气管,多由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引起。各年龄段均会发病,儿童的支气管较成人相对狭窄,且免疫功能不如成人健全,所以儿童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变化可能相对更快,长期吸烟的人群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气管、支气管,患支气管炎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其支气管的基础状态较差,也更容易发生支气管炎。
二、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
普通感冒型: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病毒性喉炎表现为声音嘶哑、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好发于儿童,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体检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急性咽结膜炎:多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起病较急,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咳嗽可延续2-3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伴支气管痉挛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促。体检可无明显阳性表现,或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慢性支气管炎: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急性加重系指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突然加重。咳嗽一般晨间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喘息或气急明显者常提示合并哮喘。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而仅有呼吸道炎症。体检可无异常发现,或在背部或双肺底可闻及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三、辅助检查
上呼吸道感染:
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
病原学检查:一般无需常规进行,需要时可采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确定病原体,或细菌培养明确细菌类型。
支气管炎: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X线检查:急性支气管炎X线检查大多无异常表现,或仅有肺纹理增粗。慢性支气管炎早期X线检查可无异常,反复发作引起支气管壁增厚,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或纤维化,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双下肺野明显。
痰液检查:急性支气管炎痰液涂片或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慢性支气管炎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可找到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等,培养可发现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
四、治疗原则
上呼吸道感染:
对症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容易消化,注意通风和空气消毒。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等。频繁打喷嚏、流鼻涕者,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咳嗽明显者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抗菌药物治疗: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如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经验用药常选用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等。
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
对症治疗:止咳、祛痰、平喘。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镇咳。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等祛痰,也可雾化祛痰。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平喘药如氨茶碱等。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抗菌药物治疗: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应及时使用。可选用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加重期治疗: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镇咳、祛痰,可选用上述对症治疗的药物。平喘,有气喘者可加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沙丁胺醇等。
缓解期治疗: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可应用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五、预后情况
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一般5-7天可自愈。但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等。年老体弱者、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慢性心肺疾病等患者,可因病情迁延不愈,或引发严重并发症而影响预后。
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经积极治疗后可治愈。但少数可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如病情控制不佳,可逐渐进展为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长期大量吸烟且未能有效戒烟的患者,病情进展往往更为迅速。儿童患支气管炎时,由于其机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若病情较重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对其呼吸系统的正常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