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常见慢性气道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致气道高反应、气流受限,有反复发作症状。发病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有喘息等症状及相应体征。诊断靠症状体征、肺功能及变应原检测,需与COPD等鉴别。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等,措施有脱离变应原、药物治疗,管理包括长期随访、健康教育等。不同人群哮喘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以咳嗽变异性哮喘为主,老年易误诊且常伴基础病,女性月经等期有症状变化。
发病机制
免疫炎症机制: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特征,过敏原等刺激物进入机体后,会激活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炎症细胞在气道聚集,释放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收缩,从而出现哮喘的相关症状。
神经调节机制:气道内存在复杂的神经调节机制,支气管平滑肌受胆碱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和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的支配。哮喘患者的神经调节失衡,胆碱能神经张力增高,NANC神经系统释放的舒张支气管神经递质(如血管活性肠肽、一氧化氮等)减少,收缩支气管神经递质(如P物质、神经激肽等)增加,导致气道收缩。
哮喘的诱发因素
遗传因素: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患者,那么亲属患哮喘的风险会增加。研究表明,哮喘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
环境因素
变应原:室内变应原如屋尘螨、宠物毛屑、蟑螂排泄物等;室外变应原如花粉、真菌孢子等。当人体接触这些变应原后,容易诱发哮喘发作。例如,屋尘螨是最常见的室内变应原,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容易滋生,儿童如果长期暴露在有屋尘螨的环境中,患哮喘的风险较高。
职业性变应原: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变应原可引起职业性哮喘,如制药行业、农业中的某些粉尘、化学物质等。
药物和食物: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及食物如海鲜、牛奶、鸡蛋等可能诱发哮喘。例如,部分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出现哮喘发作加重的情况。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颗粒物等可刺激气道,诱发哮喘。在交通繁忙的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哮喘患者的发病风险也相对增加。
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可诱发哮喘发作。尤其是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是诱发儿童哮喘的重要因素。
哮喘的临床表现
症状
喘息:是哮喘最典型的症状之一,表现为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患者可听到肺部有哮鸣音。喘息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并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气急:患者感到呼吸急促,严重时可能不能平卧,需采取坐位或前倾位才能缓解呼吸困难。
胸闷:部分患者发作时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如同被重物压住一样。
咳嗽:咳嗽可为哮喘的唯一症状,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为刺激性干咳,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运动、冷空气等刺激也可诱发咳嗽。
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这种情况提示病情可能较为危重。
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症状和体征:根据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等体征,结合病史可初步考虑哮喘。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包括通气功能检测(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预计值)等),在哮喘发作时,上述指标会降低;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可逆性,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可诊断为可逆性气流受限;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若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高反应性。
变应原检测: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可明确患者是否对某些变应原过敏,有助于哮喘的病因诊断和避免接触变应原。
鉴别诊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长期吸烟史,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肺功能检查显示持续气流受限,FEV/FVC%<70%。而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症状多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
心源性哮喘:常见于左心衰竭,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发作时症状与哮喘相似,但患者多有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心脏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等表现。
支气管肺癌:中央型肺癌可压迫气道,引起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但一般无明显的发作性特点,肺功能检查多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可发现肿瘤病灶。
哮喘的治疗与管理
治疗目标: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包括运动耐力,提高肺功能,预防哮喘急性发作,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防止哮喘导致的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避免哮喘死亡。
治疗措施
脱离变应原:如果能明确变应原,应让患者脱离变应原,这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对屋尘螨过敏的患者,应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垫等。
药物治疗
缓解哮喘发作的药物: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舒张支气管,包括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
控制哮喘发作的药物:主要用于抗炎,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是当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
哮喘的管理
长期随访:哮喘患者需要长期随访,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肺功能等指标。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哮喘的基本知识,让患者了解哮喘的诱发因素、病情监测方法、药物的使用方法等。例如,让患者学会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教导患者如何记录哮喘日记,包括症状发作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使用药物的情况等,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病情。
避免触发因素:除了脱离已知变应原外,患者还应避免其他触发因素,如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孩子接触可能诱发哮喘的因素。
不同人群哮喘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哮喘
特点:儿童哮喘的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幼儿哮喘往往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哮喘的发作可能与呼吸道感染关系更为密切,而且儿童的气道比较狭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在儿童哮喘发作时,要让孩子保持安静,采取舒适的体位。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儿童用药,注意药物的剂型和剂量适合儿童使用。同时,要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和触发因素,如花粉、宠物毛屑等,在季节变化时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老年哮喘
特点:老年哮喘患者多有长期吸烟史或接触有害气体的历史,症状不典型者较多,可能仅有咳嗽、咳痰等表现,容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老年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且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注意事项:老年哮喘患者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因为老年患者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如吸入剂可能更适合老年患者使用。要定期监测肺功能和基础疾病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感染。
女性哮喘
特点:女性哮喘患者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可能出现哮喘症状加重的情况,这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妊娠期哮喘患者的病情可能会有一定变化,部分患者在妊娠期哮喘症状会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会加重。
注意事项:女性哮喘患者在月经期间要注意情绪调节,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因为情绪变化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妊娠期哮喘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孕期的营养和休息,定期进行产检和哮喘病情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