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咳嗽病程长,由咽部黏膜长期受炎症等刺激引发,常见局部(炎症、不良理化因素、鼻腔鼻窦疾病)和全身(过敏、消化系统疾病)因素致病因;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等咳嗽症状及咽部异物感等不适;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非药物干预需调整生活方式(饮食、避免不良习惯)和环境;药物治疗有局部含漱液、含片及全身抗过敏、治反流药物;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需综合多因素个体化防治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慢性咽炎咳嗽的定义与特点
慢性咽炎咳嗽是指由慢性咽炎引发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通常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咳嗽性质多样,可为刺激性干咳等。其发病与咽部黏膜长期受炎症刺激有关,炎症因子持续作用于咽部感受器,导致咳嗽反射持续存在。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可能因饮食、环境等因素诱发,成人则可能与长期吸烟、过度用嗓等生活方式相关。
二、慢性咽炎咳嗽的常见病因
1.局部因素
炎症刺激: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炎症迁延不愈可发展为慢性咽炎,如细菌(如链球菌等)、病毒(如腺病毒等)感染后未彻底清除,持续刺激咽部黏膜,导致黏膜充血、肿胀,淋巴滤泡增生,进而引起咳嗽。
不良理化因素刺激:长期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刺激咽部;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如在工厂工作长期接触刺激性粉尘,这些理化因素会损伤咽部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和咳嗽。
鼻腔、鼻窦疾病: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如慢性鼻窦炎患者,脓性分泌物不断流到咽部,可导致慢性咽炎及咳嗽,这种情况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平直,鼻腔分泌物更易倒流。
2.全身因素
过敏体质: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尘螨等,可引起咽部黏膜过敏反应,出现炎症反应和咳嗽。例如,春季花粉传播时,过敏体质人群接触花粉后,咽部黏膜水肿,刺激咳嗽感受器导致咳嗽。
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全身因素,胃酸反流至食管上段,刺激咽部黏膜,引发慢性咽炎和咳嗽。尤其在夜间平卧时,胃酸更容易反流,儿童若存在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胃食管反流相关的慢性咽炎咳嗽。
三、慢性咽炎咳嗽的临床表现
1.咳嗽症状
刺激性干咳:是慢性咽炎咳嗽的典型表现,患者常无明显咳痰,或仅有少量黏液痰,咳嗽多在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与夜间睡眠时咽部积聚分泌物,晨起刺激咽部有关。儿童由于不会准确表达,可能表现为频繁清嗓子动作,这也是一种咳嗽的变相表现。
咳嗽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偶尔咳嗽,不影响日常生活;重者频繁咳嗽,可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成人可能因咳嗽影响社交活动,儿童则可能因咳嗽导致情绪烦躁等。
2.咽部不适症状
咽部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这种异物感也是慢性咽炎的常见症状,与咽部黏膜炎症、淋巴滤泡增生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感受到咽部异物感,但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更多表现为用手触碰咽部或频繁吞咽动作。
咽干、咽痒:咽部黏膜长期炎症导致腺体分泌功能异常,可出现咽干症状;炎症刺激咽部神经末梢可引起咽痒,从而诱发咳嗽。在干燥环境下,咽干症状可能加重,儿童在空调房间等干燥环境中,咽干咽痒及咳嗽可能更明显。
四、慢性咽炎咳嗽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包括咳嗽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咳嗽性质,是否有咽部不适症状,既往是否有急性咽炎发作史,有无吸烟、接触粉尘等不良生活方式,有无鼻腔、鼻窦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史等。对于儿童,要询问家长其饮食情况、是否有过敏史等,比如是否对某些食物过敏,是否经常接触宠物等可能的过敏原。
2.体格检查
咽部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咽部黏膜情况,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增厚,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突起,有时可见黏脓性分泌物附着。儿童进行喉镜检查时需更加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3.辅助检查
过敏原检测:对于怀疑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性咽炎咳嗽,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患者是否对特定过敏原过敏,以便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治疗。儿童进行过敏原检测时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确保安全准确。
胃镜检查: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慢性咽炎咳嗽,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胃黏膜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反流性食管炎等病变。但儿童进行胃镜检查需在麻醉等特殊准备下进行,要充分评估风险。
五、慢性咽炎咳嗽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整:
成人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会加重咽部黏膜炎症,导致咳嗽加重;避免过烫、过冷的食物,减少对咽部的刺激。儿童则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菠菜等,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避免食用零食、饮料等可能刺激咽部的食物,比如含糖饮料可能导致咽部黏液分泌增多,加重咽部不适和咳嗽。
多饮水,保持咽部黏膜湿润,稀释咽部的分泌物,有利于缓解咳嗽和咽部不适。成人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ml,儿童根据年龄不同饮水量有所差异,一般幼儿每天约500-1000ml,学龄儿童约1000-1500ml。
避免不良习惯:
戒烟限酒,吸烟对咽部的危害极大,成人要严格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饮酒也会刺激咽部黏膜,慢性咽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儿童要远离吸烟环境,家长也要注意自身戒烟,减少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避免过度用嗓,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喊叫等,成人长时间用嗓后可通过适当饮水、含服润喉糖等方式缓解咽部疲劳,儿童则要避免过度哭闹等导致用嗓过度的情况。
2.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50%-70%。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粉尘、过敏原等,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对于儿童,要选择安全可靠的加湿器,并定期清洁,防止滋生细菌。在季节变化时,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比如冬季使用暖气时可同时使用加湿器,夏季使用空调时避免空气过于干燥。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关闭窗户,减少花粉进入室内;对于尘螨过敏者,要定期清洁床上用品、沙发套等,使用防螨寝具。儿童的卧室要特别注意清洁,定期打扫灰尘,避免接触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的物品。
六、慢性咽炎咳嗽的药物治疗相关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1.局部用药
含漱液:常用的有复方硼砂含漱液等,可清洁咽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咽部不适和咳嗽。儿童使用含漱液时要注意避免误咽,可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含漱液。
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缓解咽部疼痛、咽痒等症状,从而减轻咳嗽。但要注意含片的成分,避免儿童误服或因成分不适宜而产生不良反应。
2.全身用药
抗过敏药物:对于过敏因素引起的慢性咽炎咳嗽,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需根据年龄和体重严格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避免出现嗜睡等不良反应。
治疗胃食管反流药物: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慢性咽炎咳嗽,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改善胃食管反流情况。
七、特殊人群慢性咽炎咳嗽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慢性咽炎咳嗽要特别注意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止咳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一些药物可能对其造成损害。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上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调整。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咳嗽情况和一般状况,如出现呼吸急促、发热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儿童的咽部比较娇嫩,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操作时要轻柔,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2.老年人
老年人慢性咽炎咳嗽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某些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或血糖代谢,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调整也需要家人的协助,如帮助老年人戒烟、调整饮食等,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因为长期咳嗽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家人要给予关心和支持。
总之,慢性咽炎咳嗽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