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烧伤后处理措施包括立即降温处理、妥善保护创面、避免错误操作、及时就医治疗等。

1.立即降温处理
烧伤后第一时间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水温以15-25℃为宜,可快速带走热量、减轻热力损伤,降低水泡形成风险。若烧伤部位在面部,可用冷毛巾湿敷,注意避免水流进眼睛、口鼻。
2.妥善保护创面
冲洗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覆盖创面,避免摩擦导致皮肤破损;若已形成水泡,切勿自行挑破,以防感染,小水泡通常可自行吸收,大水泡需由医生处理。
3.避免错误操作
不要在创面上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等物品,这些物质会影响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还可能滋生细菌引发感染;也不要随意使用民间偏方,以免延误治疗。
4.及时就医治疗
若烧伤面积较大(超过手掌大小)、深度较深(皮肤呈白色或焦黑色),或烧伤部位在面部、眼睛、关节、会阴部等特殊位置,需立即送往医院烧伤科。医生会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消毒、包扎,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预防感染,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