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禽流感的病因是直接接触感染、空气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等。

1.直接接触感染
人直接接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是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家禽养殖人员、活禽市场工作人员等在日常工作中频繁接触禽类,当皮肤有破损时,病毒可通过破损处进入人体;处理病死禽类时,若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也极易感染。此外,一些人在家庭中宰杀、拔毛、清洗禽类过程中,手部等部位直接接触到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增加了感染风险。
2.空气传播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气溶胶形式在空气中传播。当感染禽类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含有病毒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感染。在禽类密集的养殖场、活禽市场等场所,空气流通不畅,病毒浓度相对较高,增加了空气传播的可能性。此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如运输禽类的车厢内,病毒也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给接触者。
3.间接接触传播
人接触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感染。例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水、器具、车辆等。在活禽市场中,摊位的案板、刀具等物品若被污染且未及时消毒,后续接触这些物品的人就有感染风险。此外,病毒还可能通过污染的衣物、鞋子等间接传播给他人。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器官功能,使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后的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