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和慢性的区别是定义和病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病程和预后等。

1、定义和病因
急性咽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腺病毒、链球菌等。慢性咽炎病因较为复杂且多样,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变而来,也与长期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鼻腔鼻窦疾病导致的分泌物倒流、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
2、症状表现
急性咽炎患者一般起病急,初期咽部干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慢性咽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萎缩性咽炎患者有时可咳出带臭味的痂皮。
3、治疗方法
急性咽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若为病毒感染,通常可自愈,可使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如含漱液、含片等。细菌感染时,常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慢性咽炎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如戒除烟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药物治疗多使用含漱液、含片等保持口腔、咽部的清洁。对于肥厚性咽炎,可采用激光、低温等离子等治疗方法;萎缩性咽炎可服用维生素促进黏膜上皮生长。
4、病程和预后
急性咽炎病程较短,一般在一周左右可痊愈,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因治疗不彻底或身体抵抗力差而转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病程较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较难彻底治愈。需要患者长期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咽部的保养。
长期吸烟、饮酒者,患急慢性咽炎的概率更高。急性发作时要严格戒烟戒酒,遵循治疗方案。慢性咽炎患者必须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否则病情难以控制。从事粉尘、化学气体等污染环境工作的人群,工作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咽部检查。有过敏史的人群,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咽炎,都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病情加重或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