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慢性咳嗽
初期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为明显,之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年龄较大、有长期吸烟史或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咳嗽往往更为严重。
2.咳痰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长期吸烟的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咳痰增多的情况。
3.气短或呼吸困难
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呼吸困难程度会逐渐加剧。
4.喘息和胸闷
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会出现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在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慢阻肺治疗方法是戒烟、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氧疗等。
1.戒烟
戒烟是减缓慢阻肺进展最有效的措施,无论何时戒烟都有益于身体健康。对于吸烟的慢阻肺患者,戒烟可以显著改善肺功能的下降速度,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
2.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等)、长效β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等)、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等)、甲基黄嘌呤类(氨茶碱等)。这些药物可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对于有咳痰症状的患者,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有助于改善咳痰症状,使痰液更容易咳出。
3.康复治疗
包括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运动训练(如步行、踏车等有氧训练)、营养支持等。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训练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活动能力。例如通过规律的运动训练,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可以增加,从而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
4.氧疗
对于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长期氧疗可以提高生存率。一般建议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或血氧饱和度≥90%。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慢阻肺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需更加谨慎。儿童患者的药物选择需要考虑其年龄、体重等因素,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