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肺癌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坚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如雾霾天减少外出、保持室内通风等;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合理摄入其他食物;定期体检,高危人群每年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一般人群也定期体检;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适度运动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一、戒烟与避免二手烟暴露
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显著升高。例如,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数倍。因此,坚决戒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同时,要尽量避免处于二手烟环境中,因为二手烟中同样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尤其是年龄较大、有家族肺癌病史等高危人群,更应重视戒烟,且戒烟越早,受益越大。
二、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
(一)室外空气质量
关注大气污染情况,在雾霾天气等空气质量较差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外出,可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室外大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污染物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减少暴露于污染空气的时间和程度有助于降低肺癌发生几率。
(二)室内空气质量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打扫房间,减少室内灰尘、霉菌等。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对于有装修的家庭,要选择环保的装修材料,因为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害物质也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新装修的房屋最好通风晾晒一段时间后再入住。
三、健康饮食
(一)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多吃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西兰花、胡萝卜等。研究发现,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剂等成分有助于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患癌风险。例如,维生素C、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进而降低肺癌发生的可能性。一般建议每天摄入多种蔬菜水果,总量保持在一定量,如500克左右。
(二)合理摄入其他食物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控制红肉的摄入量,避免过多食用腌制、烟熏、烧烤类食物,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患肺癌等癌症的风险。
四、定期体检
(一)高危人群筛查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如年龄在50-75岁之间、有长期吸烟史(吸烟量大于等于20包年,包年=每天吸烟的包数×吸烟年数)、有肺癌家族史、职业暴露于石棉等致癌物质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目前,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筛查较为有效的手段,相比传统的胸部X线检查,低剂量螺旋CT能够更清晰地发现早期肺部的小结节等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提高治愈率。一般建议这类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二)一般人群监测
一般人群也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胸部检查等项目,以便及时发现肺部的异常情况。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对肺部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尽早采取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五、积极治疗肺部慢性疾病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慢性疾病的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因为肺部慢性炎症长期存在可能会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使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的风险增加。所以,规范治疗肺部慢性疾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对于预防肺癌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六、适度运动
保持适度的运动习惯,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人群患肺癌等癌症的风险相对较低。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降低肺癌的发生几率。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例如年轻人可以选择较为激烈的运动,而老年人则适合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