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有一般症状,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有头痛、头晕、疲劳、心悸等;有靶器官损害相关症状,心脏方面可致胸闷、胸痛、心力衰竭等,脑部方面可致头痛头晕加重、高血压脑病、脑梗死或脑出血等,肾脏方面可致夜尿增多、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眼底方面可致眼底病变;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老年人群易现体位性低血压且症状易被掩盖,儿童和青少年人群症状不明显且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女性人群不同生理阶段血压有变化,妊娠期有妊娠高血压,更年期发生率增加且症状不典型。
一、一般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多为后脑勺部位的胀痛或搏动性痛,可能在劳累、精神紧张后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也可能出现头晕,这种头晕可表现为持续性的头部昏沉感,也可能是间歇性的,在突然起身等情况下可能会加重;还可能有疲劳、心悸等表现,疲劳感可能是因为血压升高影响身体的代谢等功能导致,心悸则是因为血压波动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供血等。
二、靶器官损害相关症状
1.心脏方面
当高血压导致心脏损害时,可能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这是因为长期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逐渐引起心肌肥厚、心肌缺血等,从而出现胸闷、胸痛,胸痛的性质可能类似心绞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尤其是合并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脂等)的患者,更要警惕心脏方面的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开始可能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即活动后出现气短,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需要坐起喘息才能缓解;还可能出现水肿,最初可能是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减轻,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
2.脑部方面
高血压可能引起头痛、头晕加重,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可能导致高血压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这是因为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失调,导致脑血管过度灌注,引起脑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本身脑血管弹性较差,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长期高血压还可能导致脑梗死或脑出血,脑梗死时可能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等症状;脑出血时往往起病较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
3.肾脏方面
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这是因为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引起。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蛋白尿,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这是因为肾小球受损,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还可能出现贫血等表现,因为肾功能不全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等。
4.眼底方面
高血压可引起眼底病变,轻者可能没有明显感觉,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眼底动脉变细、反光增强等;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眼底出血、渗出,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1.老年人群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后头晕、眼花、心慌等,这是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调节功能减退。同时,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概率较高,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其症状可能被其他疾病的症状所掩盖,所以需要更密切地监测血压。
2.儿童和青少年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症状不明显,部分可能表现为头痛、头晕、生长发育迟缓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压可能对其心血管系统、肾脏等造成长期潜在的损害,所以对于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等高危因素的儿童,要定期监测血压。
3.女性人群
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血压可能有变化,如妊娠期女性可能出现妊娠高血压,除了血压升高外,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表现;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高血压的发生率可能增加,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且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血压,导致症状加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