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损伤包括化学性、器械性和外伤性损伤,化学性损伤急性期有局部刺激和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期症状暂时缓解后瘢痕狭窄期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等;器械性损伤中食管异物损伤有异物停留部位相关症状及并发症表现,内镜检查或治疗损伤近期有胸痛等表现,远期可致食管狭窄;外伤性损伤中钝性外伤有胸痛等表现及出血情况,穿透性外伤有伤口处食管内容物溢出及严重胸腔感染表现,不同年龄患者损伤表现有差异。
一、食管化学性损伤
急性期表现:
局部刺激症状:误服强酸或强碱等化学腐蚀剂后,立即出现口腔、咽喉、胸骨后及上腹部剧烈疼痛,可伴有吞咽痛、吞咽困难,甚至唾液增多、流涎现象。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疼痛而表现出哭闹、拒食等情况。例如强酸腐蚀时,局部组织会迅速发生变性、坏死、溃疡,强碱则可使组织发生溶解、坏死。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休克等。大量腐蚀剂被吸收后,可能影响多个系统,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身体储备功能差,更容易出现休克等严重全身反应。如强碱导致的食管损伤,吸收后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
缓解期表现:急性期过后1-2周,上述症状可暂时缓解,但此时食管黏膜虽开始修复,但瘢痕组织逐渐形成,会导致食管狭窄逐渐加重。不同年龄患者缓解期的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的特点,食管狭窄可能会对其进食和生长发育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
瘢痕狭窄期表现:一般在伤后2-3周左右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开始可能仅能进软食,逐渐发展为半流质、流质甚至完全不能进食。患者还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等表现,儿童则会影响身高、体重的增长,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二、食管器械性损伤
食管异物损伤:
异物停留部位相关症状:异物停留于食管上段时,患者可感觉颈根部疼痛,吞咽时疼痛加剧,常伴有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可能会流涎。若异物较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异物停留于食管中段时,疼痛可放射至胸骨后,吞咽时疼痛明显;异物停留于食管下段时,疼痛可位于上腹部。儿童误吞异物时,可能不会准确描述疼痛位置,常表现为拒食、哭闹,有时可伴有咳嗽等呼吸道受刺激的表现,因为较大异物可能压迫气管或引起气管痉挛。
并发症表现:若异物损伤食管黏膜,可引起出血,少量出血时可能仅表现为粪便隐血阳性,大量出血时可出现呕血、黑便。如果异物穿破食管壁,可引起纵隔感染,出现高热、寒战、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儿童纵隔感染发展可能较快,需要密切观察。如异物导致食管穿孔,感染扩散可引起脓胸等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患侧胸痛、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体征等。
食管内镜检查或治疗损伤:
近期表现:检查或治疗后短期内可能出现胸痛、吞咽痛,一般程度较轻,多可在1-2天内缓解。若损伤较严重,可能出现呕血、黑便,出血量一般根据损伤程度而异。儿童进行食管内镜检查时,由于其食管黏膜较脆弱,相对更容易发生损伤,检查后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情况。
远期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因损伤后瘢痕形成导致食管狭窄,出现吞咽困难,一般在术后数周-数月逐渐出现,儿童出现食管狭窄后对进食影响较大,需及时评估和处理。
三、食管外伤性损伤
钝性外伤:
胸部外伤相关表现:多由于车祸、撞击等胸部钝性外伤引起,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伴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如果损伤导致食管破裂,可引起纵隔气肿,表现为颈部皮下气肿、纵隔区压痛,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儿童胸部钝性外伤后,由于胸廓弹性较好,食管损伤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判断。
出血表现:若损伤累及血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痰中带血等,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表现,儿童休克发生更为迅速,需要紧急处理。
穿透性外伤:
开放性伤口相关表现:如刀刺伤、火器伤等导致食管穿透,伤口处可见食管内容物溢出,同时伴有严重胸痛、呼吸困难等。由于食管内容物漏入胸腔,可引起严重的胸腔感染,出现高热、剧烈胸痛、呼吸急促等脓胸表现,儿童感染扩散快,病情变化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