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遗传因素等有关。吸烟中开始吸烟年龄小、年限长、量大及被动吸烟风险高;职业暴露中接触石棉等致癌物质且无防护或有肺部病史风险高;室外空气污染如工业废气等和室内空气污染如燃煤烟尘等会增加风险;遗传因素中家族有肺癌患者及个体基因差异会使患癌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一、肺癌的定义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二、肺癌发病的原因
(一)吸烟
1.年龄与性别因素: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吸烟人群患肺癌的风险均显著高于不吸烟人群。从年龄角度看,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癌的风险越高。例如,青少年时期开始吸烟的人,随着年龄增长,患肺癌的累积风险会不断增加。香烟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亚硝胺等,这些物质会损伤肺部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引发肺癌。
2.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处于吸烟环境中的被动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属于二手烟暴露的情况,同样受年龄和性别的间接影响,因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对二手烟的暴露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被动吸烟会使肺癌发病风险上升。
(二)职业暴露
1.特定职业因素: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比如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石棉纤维被吸入肺部后,会损伤肺部组织,导致细胞发生癌变。从事铀矿开采、氡气暴露、铬、镍等职业的人群,由于长期接触相应的致癌物质,肺癌发病几率较一般人群明显增高。年龄较大的职业暴露人群可能因为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累积效应,患肺癌风险更高,而不同性别在这些职业中的暴露情况不同,但都会面临职业相关的肺癌风险增加问题。
2.病史与防护不足:如果既往有其他肺部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再加上职业暴露的致癌因素,会进一步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而且如果在职业环境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未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等,会使致癌物质更容易进入肺部,从而加大患肺癌的可能性。
(三)空气污染
1.室外空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氮氧化物等。长期暴露在室外污染的空气中,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程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和交通发达,空气污染相对更严重,人群患肺癌的风险可能更高。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累积暴露时间长,更易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性别方面,虽然总体差异不极端,但都会受到室外空气污染导致肺癌风险上升的影响。
2.室内空气污染:室内燃煤产生的烟尘、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等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例如,在一些通风不良的厨房中,长期接触烹饪油烟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会增加。对于家庭主妇等长期处于厨房环境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在室内停留时间更长,受室内空气污染影响更显著。
(四)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倾向:某些遗传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生有关,如EGFR、KRAS等基因的突变。如果家族中有肺癌患者,尤其是有直系亲属患肺癌的情况,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肺癌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人群。不同年龄的家族成员都可能携带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基因与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导致发病;性别方面,遗传因素对男女患肺癌的风险影响在家族聚集性上没有本质的性别差异,主要是基于家族中遗传基因的传递情况。
2.个体基因差异:每个人的基因组成不同,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也不同。有些人可能携带特定的基因变异,使得他们在相同的暴露环境下更容易发生肺癌。例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人体对吸烟等致癌因素的代谢能力,从而改变患肺癌的风险。年龄较小的人如果携带相关易感基因,虽然短期内可能不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在接触致癌因素后更易诱发肺癌;性别与基因的相互作用也需要考虑,不同性别的个体携带相同易感基因时,可能在发病风险的具体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是基于基因本身的特性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