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肺气肿患者身上水肿可能由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受损等因素导致,心功能不全致右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引发水肿;肺气肿致长期慢性缺氧影响蛋白质合成代谢、摄入不足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全身性水肿;冠心病伴肾功能受损或肺气肿致肾血管收缩影响肾功能致水钠潴留引发水肿,此外内分泌因素、药物因素也可能参与,需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一、心功能不全导致水肿
冠心病患者若病情较重,可能引发心脏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右心负责将体循环回流的血液泵入肺循环。当右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体循环系统中,导致静脉压升高,使组织间隙液体潴留从而引起水肿,这种水肿常常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如脚踝、下肢等,随后可逐渐蔓延至全身。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有30%-40%的冠心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表现。年龄较大的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有所减退,更容易因冠心病进展出现心功能不全进而导致水肿;男性和女性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心功能不全引发水肿的机制相似,但女性在更年期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心脏功能有一定影响,不过总体机制核心是心功能不全致静脉压升高。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冠心病患者,心脏负担更重,也更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及水肿情况。有长期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心肌结构和功能已发生改变,相比病史短的患者更易发展至心功能不全并出现水肿。
二、低蛋白血症导致水肿
肺气肿患者由于肺部功能受损,呼吸功能受限,机体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状态,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同时,肺气肿患者往往食欲不佳,营养摄入不足,也会导致蛋白质摄入减少。蛋白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物质,当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液体就会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这种水肿多表现为全身性,可伴有消瘦、乏力等表现。比如一些研究发现,中重度肺气肿患者中约有20%-30%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相关水肿。年龄较大的肺气肿患者,本身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更易出现营养摄入不足和蛋白质合成障碍;男性和女性在营养摄入方面可能因生活习惯等有差异,但总体都是因为肺部疾病影响蛋白质代谢导致低蛋白血症进而水肿。长期吸烟的肺气肿患者,肺部损伤更严重,蛋白质代谢紊乱情况可能更突出;有长期肺气肿病史的患者,肺部病变长期存在,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更持久,更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及水肿。
三、肾功能受损导致水肿
冠心病患者若同时存在肾功能受损,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下降,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此外,肾功能受损时,也可能影响激素的代谢,导致水钠代谢紊乱加重水肿情况。而肺气肿患者长期慢性缺氧,可能会引起肾血管收缩等,影响肾脏血流灌注,进而影响肾功能。例如,一些临床研究发现,部分冠心病合并肺气肿患者存在肾功能指标异常,伴随水肿表现。年龄较大的患者,肾脏本身功能有所减退,更容易在冠心病和肺气肿的双重影响下出现肾功能受损及水肿;男性和女性在肾功能对冠心病、肺气肿的反应上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年龄等因素对其影响类似。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吸烟、酗酒等,对肾脏的损害叠加冠心病、肺气肿的影响,更易出现肾功能受损和水肿;有冠心病和肺气肿病史较长的患者,疾病对肾脏的累积损伤更明显,更易出现肾功能问题及水肿。
四、其他可能因素
内分泌因素:某些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参与其中,但相对较少见。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机体代谢率降低,水分排泄减少,也可能导致水肿,但在冠心病肺气肿患者中相对不是主要因素,但也需考虑。
药物因素:部分治疗冠心病或肺气肿的药物可能有引起水肿的副作用,例如某些降压药物中的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导致外周水肿,但这种情况相对有用药史可寻。
当冠心病肺气肿患者出现身上水肿时,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肝肾功能检查、血浆白蛋白测定等,明确水肿的具体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