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是由致病因素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病因有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等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物理化学刺激等),其严重程度因病因和病情进展而异,病情较轻的如部分病毒性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可较易康复,病情较重的如结核性、恶性胸膜炎或大量胸腔积液的胸膜炎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
一、胸膜炎是什么病
胸膜炎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又称“肋膜炎”。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壁的一层薄而润滑的膜,分为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两层胸膜之间的空间称为胸膜腔。当各种原因引起胸膜腔发生炎症反应时,就会引发胸膜炎。
(一)病因方面
1.感染性因素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直接蔓延至胸膜引起感染性胸膜炎。例如,肺炎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细菌可能播散至胸膜导致胸膜炎。在儿童中,若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细菌也可能通过血行播散至胸膜引发炎症。
病毒感染:常见的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胸膜炎。在流感流行季节,儿童和青少年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并发病毒性胸膜炎。
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结核性胸膜炎,这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更易发生,比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等。此外,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也可能导致胸膜炎,但相对较少见。
2.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胸膜,引发免疫性胸膜炎。这类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女性体内的激素等因素可能有关。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会攻击胸膜组织,导致胸膜炎的发生。
恶性肿瘤:原发性胸膜肿瘤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都可引起恶性胸膜炎。例如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可转移至胸膜,刺激胸膜产生炎症反应。在老年人中,恶性肿瘤导致的胸膜炎相对较常见,需要高度警惕。
物理化学刺激:胸部外伤导致胸膜受损,或者胸部手术后,可能引起胸膜炎;此外,某些药物(如胺碘酮等)、放射性治疗等也可能对胸膜产生刺激,引发胸膜炎。
二、胸膜炎严重吗
胸膜炎的严重程度因病因、病情进展等因素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但部分情况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一)病情较轻的情况
1.病毒性胸膜炎:如果是由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轻度病毒性胸膜炎,患者症状可能相对较轻,如仅有轻微的胸痛、咳嗽等,通过休息、对症治疗等,多数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康复,病情一般不严重。例如,儿童感染普通病毒后出现轻度病毒性胸膜炎,经过适当的支持治疗,一般1-2周左右症状可明显缓解。
2.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一些由毒力较弱的细菌引起的轻度胸膜炎,在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情也可能得到较好控制,不造成严重后果。比如某些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轻度胸膜炎,早期规范使用抗生素,预后通常较好。
(二)病情较重的情况
1.结核性胸膜炎:如果结核性胸膜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出现胸膜增厚、粘连,影响肺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时,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2.恶性胸膜炎:恶性胸膜炎往往提示肿瘤已处于较晚期阶段,患者除了有胸膜炎相关的症状,如剧烈胸痛、大量胸腔积液等,还会受肿瘤本身的影响,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病情较为严重,预后通常较差。
3.大量胸腔积液的胸膜炎:当胸膜炎导致大量胸腔积液时,会严重压迫肺组织,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无论是哪种病因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都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如胸腔穿刺抽液等,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恶性肿瘤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若不及时处理,会迅速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总之,胸膜炎有轻有重,一旦出现胸膜炎相关症状,如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