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生儿急性卡他性结膜炎需进行病史采集,询问发病情况和全身情况;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初步评估、眼部外观检查(眼睑、结膜、角膜);做实验室检查,如分泌物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必要时行特殊检查,如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检查时要注意操作轻柔、无菌及结合新生儿特殊状况保证结果准确与安全。
一、病史采集
1.询问发病情况
对于新生儿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要详细询问起病的时间,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发生,了解症状开始出现的具体日期。
询问是否有接触过可能导致感染的物质,比如是否接触过被污染的毛巾、洗脸水等。同时,要了解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居住环境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与结膜炎的发生相关。例如,居住环境不卫生、闷热潮湿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2.了解全身情况
查看新生儿是否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因为部分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可能是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如果新生儿伴有发热,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全身性的感染性疾病。同时,要询问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如是否精神萎靡、吃奶情况如何等,因为全身状况不佳可能影响结膜炎的治疗和预后。
二、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初步评估)
对于新生儿,可通过观察其对光线的反应来初步评估视力情况。在暗室环境下,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眼睛,正常新生儿会有瞳孔对光反射。如果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需要进一步检查视力,但新生儿视力检查相对困难,多采用间接方法。
2.眼部外观检查
眼睑:观察眼睑是否红肿,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时,眼睑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红肿,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眼睑组织充血水肿。还要查看眼睑皮肤有无皮疹、破损等情况,排除其他皮肤疾病累及眼部的可能。
结膜:用合适的工具(如裂隙灯显微镜,对于新生儿可能需要轻柔操作)检查结膜情况。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时,结膜会出现明显充血,呈现鲜红色或粉红色,球结膜和睑结膜均可受累。同时,观察结膜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质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的类型,如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还需检查结膜是否有乳头增生、滤泡形成等情况,乳头增生表现为结膜表面出现多个红色点状突起,滤泡则是结膜下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小隆起。
角膜:检查角膜是否透明、光滑,有无混浊、溃疡等情况。角膜受累时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视力发育,所以需要仔细观察。可以用荧光素钠染色来辅助检查角膜,若有角膜上皮缺损则会出现着色。
三、实验室检查
1.分泌物涂片检查
用无菌棉签蘸取眼部的分泌物,然后将其涂抹在玻片上,进行革兰染色或吉姆萨染色等。通过显微镜观察涂片内的细胞类型和细菌形态。如果发现大量中性粒细胞以及革兰阳性或阴性的细菌,有助于判断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并初步推测可能的致病菌种类。例如,若发现革兰阳性双球菌,可能提示是淋球菌感染,但需要进一步确认。
2.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取眼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将分泌物接种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以确定具体的致病菌种类。然后进行药敏试验,通过检测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这对于新生儿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针对性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准确的药敏结果可以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产生的风险。
四、特殊检查(必要时)
1.血常规检查
抽取新生儿的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一般来说,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时,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可能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相应增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辅助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为细菌性感染,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2.血清学检查(若怀疑特殊病原体感染)
如果考虑是某些特殊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结膜炎,如衣原体等,可能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相应病原体的抗体水平来辅助诊断。例如,检测衣原体抗体,若抗体滴度升高,提示可能有衣原体感染的可能,但血清学检查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充分考虑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况,如皮肤娇嫩、眼部组织脆弱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新生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