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液性乳腺炎不同时期表现不同,急性期有乳房局部红肿热痛、肿块及部分患者低热等全身症状;亚急性期乳房局部肿块软化成脓肿、乳头溢液,全身症状减轻;慢性期乳房局部可形成瘘管、出现变形,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且不同人群因自身状况不同表现有差异。
一、急性期表现
(一)乳房局部症状
1.红肿热痛
女性患者(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育龄期女性相对多见)乳房某一区域会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伴有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胀痛、刺痛等。例如部分患者乳房红肿区域皮肤温度比周围正常皮肤高,触摸时有明显灼热感,疼痛影响日常活动,如穿衣、行走等。对于有哺乳史的女性,可能在哺乳期或断奶后出现类似表现,因为浆液性乳腺炎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等因素有关,哺乳相关的乳腺导管情况改变可能是诱因之一。
男性患者也可能发病,虽然相对少见,但同样会出现乳房局部的红肿热痛表现,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导管排泄障碍等因素有关,男性患者的乳房组织相对女性更单薄,所以红肿热痛的表现可能在外观上更易察觉,但病理机制与女性有相似之处。
2.肿块
可触及边界不清的肿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肿块大小不等,小的可能直径在1-2cm左右,大的可达到5-6cm甚至更大。例如有的患者乳房内可摸到一个类似圆形的肿块,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清晰,活动度差。对于有乳腺增生病史的女性,更容易混淆,但浆液性乳腺炎的肿块有其自身特点,通过超声等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二)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这是因为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的全身反应,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完全成熟,出现低热时可能精神状态受影响,表现为烦躁、食欲减退等。而成年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全身不适,如乏力等,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与局部炎症的程度相关。
二、亚急性期表现
(一)乳房局部表现
1.肿块软化
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乳房内的肿块可能逐渐软化,形成脓肿。肿块中央质地变软,有波动感。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脓肿的时间可能相对较早,且脓肿可能更难愈合。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炎症容易扩散形成脓肿。
2.乳头溢液
乳头可出现溢液,溢液性质多为浆液性,也可呈血性。溢液量多少不一,有的患者仅在挤压乳头时可见少量浆液性液体流出,有的则溢液量稍多。对于处于妊娠期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干扰对乳头溢液的判断,但仍需关注溢液情况,因为浆液性乳腺炎可能在妊娠期发病,乳头溢液可能是其表现之一,需要与正常妊娠相关的乳头分泌物进行区分。
(二)全身症状
全身症状相对急性期有所减轻,低热情况可能较少出现,部分患者可能仅感觉乳房局部不适,全身一般情况较好。但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即使局部炎症处于亚急性期,全身反应可能相对隐匿,需要更仔细观察其身体状况,如有无乏力加重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对炎症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
三、慢性期表现
(一)乳房局部表现
1.瘘管形成
病情迁延不愈时,可能形成乳房瘘管,表现为皮肤破溃,有脓性分泌物排出,伤口经久不愈。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由于吸烟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不利于伤口愈合,会使瘘管形成后更难愈合。吸烟导致血管收缩,减少了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影响炎症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所以这类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戒烟,以促进伤口愈合。
2.乳房变形
长期的炎症刺激和组织破坏,可能导致乳房外形改变,出现局部凹陷等情况。对于年轻女性患者,乳房变形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影响,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同时,对于有乳房整形史的女性,浆液性乳腺炎的发生可能会加重乳房变形的程度,因为整形相关的乳房组织情况可能使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更复杂。
(二)全身症状
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患者可能仅感觉乳房局部有不适,但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慢性期的浆液性乳腺炎可能会因为情绪波动等因素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情绪紧张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等情况,所以这类患者需要更加注意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以利于整体健康状况的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