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胸是胸腔内同时有积血和积气,病因有创伤性(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胸部穿透伤等)和非创伤性(肺部疾病、肺部慢性炎症、胸膜粘连撕裂等),临床表现有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诊断靠X线、CT等检查,治疗分保守(少量血气胸)和手术(中量以上或保守无效),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病因
1.创伤性因素
交通事故:车辆的撞击、挤压等可能导致胸部受到严重创伤,使肋骨骨折,骨折端刺破肋间血管或肺部血管,从而引起出血和气体进入胸腔。例如,高速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时,车内人员胸部受到剧烈冲击,容易引发创伤性血气胸。
高处坠落:从高处坠落时,胸部着地或身体受到剧烈的减速力,可能造成胸部脏器损伤,如肺组织撕裂、血管破裂等,进而导致血气胸。
胸部穿透伤:刀刺伤、子弹贯穿伤等直接穿透胸部的创伤,会直接损伤胸腔内的血管和肺组织,引起血气胸。
2.非创伤性因素
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肺部疾病,可导致肺部组织破坏,引起肺部血管破裂出血,同时病变累及胸膜,使气体进入胸腔。例如,肺结核患者的肺部病灶可能侵蚀血管,引发咯血,同时病变波及胸膜,导致胸腔内出现气体和血液。
肺部慢性炎症:长期的肺部慢性炎症刺激,可使肺部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进而导致血气胸。
胸膜粘连撕裂:某些原因导致胸膜粘连,在胸膜粘连处发生撕裂时,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和气体进入胸腔。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胸痛: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部剧烈疼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疼痛可随呼吸或咳嗽而加重。例如,在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明显加剧。
呼吸困难: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轻度血气胸时,呼吸困难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积血量和积气量的增加,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浅快,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发绀等。比如,大量血气胸患者会明显感到气不够用,呼吸频率加快,口唇、指甲等部位出现青紫。
咯血:如果血气胸是由肺部损伤引起,可能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量可多可少。
2.体征
胸部体征:患侧胸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积血),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积气、积血导致肺组织受压)。
生命体征:少量血气胸时,生命体征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大量血气胸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血气胸的常用方法之一。X线胸片上可显示胸腔内积气、积血的情况,表现为胸腔内有液气平面等。例如,少量血气胸时,可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以上血气胸时,可见大片浓密的积液阴影,同时有气液平面。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血气胸情况,CT检查更为敏感和准确。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损伤的程度、胸腔内积血和积气的分布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四、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
适用于少量血气胸:对于积血量较少(如胸腔积血小于500ml)、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等,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胸部X线或CT,了解积血和积气的吸收情况。
2.手术治疗
适用于中量以上血气胸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当血气胸积血量较多(如胸腔积血大于500ml),或者出血持续不止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将胸腔内的积血和积气排出,促进肺复张;对于一些因肺部严重损伤、血管破裂难以自行止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胸手术进行止血和修复损伤的组织。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血气胸多由创伤引起,如坠落、车祸等。由于儿童胸廓柔韧性较好,受伤机制可能较为复杂,且儿童对失血和缺氧的耐受性较差,病情变化较快。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同时,儿童的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考虑手术治疗时需要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
2.老年人
老年人血气胸可能与肺部基础疾病关系更为密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对失血和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积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善呼吸功能。同时,在使用药物等治疗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3.孕妇
孕妇发生血气胸时,治疗需要兼顾胎儿的安全。在诊断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如尽量采用辐射剂量较低的检查手段。治疗上要权衡孕妇和胎儿的情况,保守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状况;手术治疗时要考虑手术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