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辅助诊断前列腺增生,可通过直肠指检初步了解前列腺大体情况;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尿及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用于排除前列腺癌;超声检查包括经腹和经直肠超声,能显示前列腺大小、形态等;尿流率检查可了解排尿通畅程度;膀胱镜检查在其他检查不明确时用于直接观察膀胱及前列腺尿道部情况。不同年龄男性各项检查指标正常范围有差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检查来综合判断前列腺增生病情。
一、直肠指检
1.操作方法:医生戴上手套或指套,涂抹润滑剂后将手指缓缓插入患者直肠,触摸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
2.意义:这是前列腺增生初步检查的常用方法,可初步了解前列腺的大体情况,能发现前列腺是否有明显增大、质地是否变硬等异常,对于判断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不同年龄男性前列腺大小有差异,一般成年男性前列腺正常大小约4cm×3cm×2cm,通过直肠指检可初步评估其与正常大小的偏离情况;有前列腺增生病史的患者,可通过该检查了解前列腺近期变化情况。
二、尿常规检查
1.检查内容及方法:留取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查,主要查看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等。
2.意义: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中红细胞增多;同时,该检查还能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等情况,因为前列腺增生可能导致排尿不畅,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此时尿常规中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等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尿液成分有一定正常范围,比如成年人尿液中红细胞一般每高倍视野小于3个,白细胞小于5个/高倍视野,若超出此范围则可能提示异常。
三、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
1.检查方法: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其中PSA的含量。
2.意义: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血清PSA测定主要用于排除前列腺癌,因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常升高,而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也可能有轻度升高,但一般小于4ng/ml。不同年龄男性血清PSA正常范围不同,通常40-50岁男性血清PSA正常范围一般在0-2.5ng/ml左右,50-60岁一般在0-4.0ng/ml左右等,通过该指标可辅助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四、超声检查
1.经腹超声检查
操作方法:患者需适度充盈膀胱,医生将超声探头放在下腹部进行检查。
意义:可清晰显示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结构等,能测量前列腺的体积,还能观察前列腺内部是否有异常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判断前列腺增生的程度。不同年龄男性前列腺体积正常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成年男性前列腺体积约20-30ml左右,经腹超声检查可准确测量其体积,对于评估前列腺增生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比如前列腺体积大于50ml通常提示前列腺增生较严重。
2.经直肠超声检查
操作方法:患者需清洁肠道后,医生将超声探头插入直肠进行检查。
意义:相比经腹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前列腺内部结构,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更准确,可精确测量前列腺体积,还能观察前列腺包膜是否完整、有无突入膀胱等情况。对于有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且需要更精确评估的患者,经直肠超声检查有其独特优势,不同年龄男性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的正常范围与经腹超声类似,但该检查方式能提供更详细的前列腺内部结构信息。
五、尿流率检查
1.检查方法:患者在排尿过程中,尿流率仪可记录尿液排出的速度等相关数据。
2.意义:通过尿流率检查能了解患者排尿的通畅程度,前列腺增生患者常存在尿流率降低的情况,比如最大尿流率小于15ml/s则提示排尿不畅,该检查可用于评估前列腺增生对排尿功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龄男性尿流率正常范围不同,一般成年男性最大尿流率应大于15ml/s,通过尿流率检查可直观了解患者排尿功能状态,对于判断前列腺增生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年龄较大的男性可能因生理机能变化,尿流率正常范围会有一定调整,需要结合具体年龄综合判断。
六、膀胱镜检查
1.检查方法:将膀胱镜经尿道插入膀胱,直接观察膀胱内情况以及前列腺尿道部的形态等。
2.意义:一般在其他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时考虑进行膀胱镜检查,可直接看到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道梗阻情况,如前列腺是否突入膀胱、尿道是否变形等,还能观察膀胱内是否有其他病变,比如是否有膀胱结石、肿瘤等。但膀胱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特殊情况下才会采用,对于有前列腺增生且出现一些特殊表现,如血尿原因不明确等情况时可能会选择该检查,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精细程度,以减少对尿道等部位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