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症状多样,常见症状包括无症状、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等;靶器官损害相关症状有心脏损害的呼吸困难、胸痛,脑部损害的一过性黑矇、肢体麻木无力,肾脏损害的蛋白尿、水肿;特殊人群中老年高血压血压波动大、易体位性低血压且症状不典型,儿童高血压多为继发性且症状表述不典型,妊娠高血压有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严重时现子痫症状。
一、常见症状
高血压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有所差异,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这类患者被称为无症状性高血压或隐匿性高血压。而有症状的患者常见以下表现:
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见于早晨睡醒时、起床活动及饭后,疼痛部位多在太阳穴和后脑勺。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受到刺激或牵拉,例如长期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影响脑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引发头痛。
头晕:是高血压常见症状,表现为头部昏沉感,有的患者会感觉周围景物旋转,这种头晕在血压波动时易出现,尤其在突然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可能加重。这是由于血压波动影响了脑部的血液供应,当血压升高时,脑血管的调节功能紊乱,导致脑部供血相对不足,从而引起头晕。比如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下降,体位变化时血压调节能力更差,更容易出现头晕症状。
心悸:患者可感觉心跳异常,有心慌感,这是因为血压升高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脏需要更努力地泵血,导致心脏功能失调,出现心悸症状。例如长期高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心肌可能会发生重构,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引发心悸。
耳鸣:表现为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因为高血压会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内耳毛细血管发生痉挛等改变,影响了声音的传导,从而出现耳鸣症状。比如一些患有高血压多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鸣情况。
二、靶器官损害相关症状
心脏损害相关症状
呼吸困难:当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初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病情加重后休息时也可发生,严重时会出现端坐呼吸。这是因为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影响了气体交换。例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心脏功能逐渐减退,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胸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心绞痛症状,与冠心病类似,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等部位,这是由于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比如长期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的风险增加,容易引发心绞痛。
脑部损害相关症状
一过性黑矇:患者突然出现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数秒或数分钟可缓解,这是因为血压波动影响了脑部血管对眼部供血的调节,导致眼部短暂缺血。例如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时,可能会出现一过性黑矇的情况。
肢体麻木、无力:当高血压引起脑部小动脉硬化、缺血时,可导致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常见于单侧肢体,严重时可能影响肢体的正常活动,如行走困难等。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影响了神经系统对肢体的调控,比如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存在脑部小血管病变,就可能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的症状。
肾脏损害相关症状
蛋白尿:早期可表现为轻度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可能会逐渐增多,这是因为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影响,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例如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如果出现蛋白尿,提示肾脏可能已经受到损害。
水肿:一般先从眼睑、颜面等部位开始出现水肿,逐渐发展至全身,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水钠潴留引起。当肾脏的排泄功能下降时,体内水分不能正常排出,就会导致水肿,尤其是在组织疏松的部位更容易出现水肿。
三、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症状特点
老年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后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可能伴有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甚至可能发生晕厥。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退,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对血压变化的调节能力减弱。而且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头晕、嗜睡、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比如有的老年患者只是感觉最近总是昏昏沉沉,没有意识到是高血压引起的。
儿童高血压:儿童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症状可能有头痛、头晕,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生长发育迟缓等,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异常表现。例如一些由先天性肾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的儿童高血压,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落后于同龄人等情况,这是因为高血压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理发育过程。
妊娠高血压:妊娠期出现高血压,可表现为血压升高,同时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严重时会出现抽搐、昏迷等子痫症状。妊娠高血压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有较大影响,例如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情况,这是因为妊娠期间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了血管的功能,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影响了母婴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