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卵圆孔未闭与房间隔缺损在定义、解剖、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上有区别,儿童、成年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情况各异,卵圆孔未闭多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房间隔缺损较大时可致患儿生长发育等异常,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诊疗措施。

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生理性通道,一般在出生后1年左右完全闭合。若超过3岁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是原始房间隔在形成心房间隔过程中,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完全融合所致。

房间隔缺损:是心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育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可分为原发孔型和继发孔型等类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与心内膜垫发育不全有关,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多因胚胎时期第1房间隔吸收过多,或第2房间隔发育障碍等原因引起。

解剖结构差异

卵圆孔未闭:缺损一般较小,多在5mm以下,卵圆孔未闭时,原发隔与继发隔只是部分未融合,通常残留一个潜在的裂隙样通道,位置相对靠近心房顶部,卵圆窝处存在缺损。

房间隔缺损:缺损大小不一,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常见的部位是卵圆窝处,缺损可较大,直径可从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位于心房间隔下部,常伴有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畸形。

血流动力学表现

卵圆孔未闭: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卵圆孔处于闭合状态,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潜水、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右心房压力突然升高时,可使卵圆孔短暂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可能导致矛盾栓塞等情况,比如静脉系统的血栓通过未闭的卵圆孔到达体循环,引起脑栓塞等,但一般分流量相对较小。

房间隔缺损:由于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会出现左向右分流,分流量大小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两侧心房的压力差。分流量较小的房间隔缺损早期可能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分流量增大时,会导致右心房、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引起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肺动脉高压等,患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促等表现。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卵圆孔未闭:多数卵圆孔未闭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因右向左分流出现偏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尤其是有偏头痛且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可能增加,但总体临床症状相对不典型。

房间隔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患儿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较大的房间隔缺损患儿会出现生长发育落后,表现为体重不增、身材矮小等,还可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活动耐力差,活动后易气促、多汗等,随着病情进展到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青紫,即差异性发绀,表现为下半身青紫,而上肢正常。

诊断方法

卵圆孔未闭: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可初步发现卵圆孔未闭,但有时可能因探头角度等因素显示不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准确性更高,还可通过发泡试验等进一步评估右向左分流情况。

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主要方法,可明确缺损的部位、大小等情况,同时还可通过心脏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等体征辅助诊断,心导管检查等也可用于明确诊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治疗原则

卵圆孔未闭:对于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对于有脑卒中病史且明确卵圆孔未闭是栓子来源的患者,可考虑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等;对于有偏头痛且经评估与卵圆孔未闭相关的患者,也可考虑介入封堵等治疗措施,但需权衡利弊。

房间隔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有自行闭合的可能,尤其是1岁以内的患儿,可定期随访观察。较大的房间隔缺损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患儿需要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封堵器封堵房间隔缺损,外科手术则是直接修补缺损,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心脏血流动力学,防止病情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

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儿童人群:对于儿童卵圆孔未闭,若为小型缺损,生长发育不受影响,需注意预防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同时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缺损变化。对于儿童房间隔缺损,较小的缺损可观察等待,期间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如体重增长、身高增长等,若出现生长发育落后等情况需及时评估是否需要干预;较大的缺损则需尽早考虑治疗,以保障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心脏功能。

成年人群:成年卵圆孔未闭患者若无症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剧烈咳嗽、用力屏气等增加右心房压力的情况,减少矛盾栓塞等风险;成年房间隔缺损患者,若已出现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就医评估病情,考虑合适的治疗方案。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若合并卵圆孔未闭,要更加重视卵圆孔未闭的情况,积极评估是否需要针对卵圆孔未闭进行治疗;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已存在心力衰竭等情况,合并房间隔缺损时,治疗需综合考虑心脏整体情况,在治疗心脏基础疾病的同时,根据房间隔缺损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指的是卵圆孔超过1岁而未闭合,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之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宝宝心脏房间隔缺损长好吗?
郝盼盼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宝宝表现出了心脏的房间隔的缺损,有可能长好,也有可能会保持不变,甚至会更加的剧烈,这都是无法预测的。因此一旦出生后,经过心脏彩超的检查,显示房间隔缺损,平时要注意定期的复查,一般1~3个月进行一次心脏彩超的复查,来了解房间隔缺损的程度是变小了,还是维持现状,甚至是变大的情况,也有可能。经过定期的随诊
孩子心脏房间隔缺损7mm这个情况能自愈吗?
郝盼盼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房间隔缺损7mm属于中度缺损,缺损较大,一般很难自愈,可以打疫苗,但是要在宝宝体征正常,没有感染肺炎、发热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治疗建议:这种情况的先天性脏病如果反复感染,喂养困难,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小孩心脏房间隔缺损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房间隔缺损是心脏左右心房中间的隔膜上有漏孔。小孩表现出房间隔缺损,是因为在母亲怀孕期间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房间隔膜部减缓了生长的速度,进而在出生时房间隔膜没有闭合,导致的左右心房中间表现出了缺失缺口。孩子出生以后房间隔还有生长的过程,因此如果缺损很小,有的可以自然愈合,可以暂时观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危害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卵圆孔未闭的孔隙非常小,一般也就3~4毫米,而且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也不大,卵圆孔未闭造成的血液分流量很小,一般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患者也没有任何症状。主要的危害可能是矛盾性栓塞,静脉系统的微栓能通过卵圆孔到达左心系统,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脑栓塞,头晕,头痛,偏头痛,有些减压病和卵孔未
小孩房间隔缺损怎么办?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若孩子房间隔缺损比较小,可能会在学龄前逐渐自行闭合,症状不严重者可暂时不必进行治疗。但若孩子房间隔缺损比较大,则应该及时通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进行修补。若孩子因为房间隔缺损引起心房颤动,可以通过静脉输注或者口服胺碘酮进行纠正。若患儿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晕厥,可通过电击或心律调节器进行治疗。平时要加强对
房间隔缺损手术后遗症?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大、中型的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可能会在成年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房性心律失常等。房间隔缺损主要通过封堵术治疗,手术成功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后遗症出现,如果患者的封堵器选择的尺寸大小不合适或是操作失误等,则会引起上述后遗症,部分患者还会因为封堵器靠近上腔出现上肢肿胀等表现。日常应避免房间隔缺损
宝宝卵圆孔未闭合有什么影响?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对小孩来说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因为在宝宝胎儿状态卵圆孔是未闭合的,到生后会自然的生长成闭合状态。也就是说,所有人生下来都是卵圆孔未闭合状态。如果一直没有闭合,就称为室间隔缺损或者室房间隔缺损,这样的话,依据孔径的大小,位置,可以采取儿童心脏内科介入手术或者是外科手术。理论上,卵圆孔正常闭合
卵圆孔未闭对小孩成长有影响吗?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对孩子是否有影响是需要因人而异的。如果缺损在五毫米以内,一般对胎儿的发育是不会存在太明显影响的。但如果是超过了五毫米,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但一般多数胎儿在出生以后,到学龄前期,有可能会自行闭合。对于没有自行闭合的,就得要采取手术治疗。
卵圆孔未闭手术危险吗?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手术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因为卵圆孔未闭是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且做手术的时候是在心脏处做手术,所以可能会出现在心脏封堵过程中对于血管的撕裂和损伤等危险。此外,对于外科的开胸手术也存在较大的危险,比如术后感染、出血、心房穿孔以及分流等现象。所以在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状时,应立
卵圆孔未闭2mm用手术吗?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两毫米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卵圆孔两毫米大小基本不会对患者心脏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则可以正常生活,定期去医院复查即可,但如果患者卵圆孔持续扩大,达到了五毫米及以上时,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对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在生活中要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尖叫、用力排便以
卵圆孔未闭的病因是什么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因为卵圆孔未闭和其它先天性心脏病是一样的,也是属于最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病因主要还是遗传因素加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假如父母都是卵圆孔未闭,可能孩子得卵圆孔未闭的概率就比较高,所以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还有一部分是后天的环境的因素,包括胎儿在母亲的怀孕期间有不良的刺激,比如缺氧、不良药物刺激、不良情绪刺激等。另外,在出生后一些护理方
卵圆孔未闭会引起哪些症状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在1/4-1/3的正常人群,其中90%的卵圆孔未闭病人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处理,跟正常人一样,没有什么临床表现。但是其中有10%左右的病人可能在成年之后有一些相关的症状,特别是表现为年纪轻轻就得脑梗塞或者有长年偏头痛、头晕眼花等神经系统症状。1.脑梗塞脑梗塞主要表现为身体偏侧麻木、疼痛、视野偏盲、
卵圆孔未闭不做手术有什么影响吗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最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90%没有症状,不需要去做手术处理,只有不到10%的左右的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出现跟卵圆孔未闭相关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包括多发性多次脑梗塞、长期药物治疗无效的偏头痛,包括其它的不能用神经系统原因来解释的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比如经常晕倒、晕厥、眼花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才需要去对卵圆孔未闭进行介入
卵圆孔未闭新生儿多吗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卵圆孔未闭的新生儿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在三岁内闭合。如果三岁后仍未闭合,则考虑是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目前承认存在卵圆孔未闭合的发生率为25%,在劳累等因素诱发下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偏头疼等情况,甚至并发血栓性疾病,也可导致晕厥等情况发生。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正常吗
崔维强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出现卵圆孔未闭也属于正常情况。新生儿卵圆孔多没有闭合,等到出生一周岁左右时卵圆孔开始闭合,但是如果到三周岁以后卵圆孔还是没有闭合属于异常病理情况。成年人如果卵圆孔未闭会出现心悸、胸闷症状,必要时可以通过中药治疗改善症状。
心脏卵圆孔未闭是什么意思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脏卵圆孔未闭是卵圆孔在出生后没有完全闭合,从而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有血流异常,正常卵圆孔在出生之后就会闭合,避免血流从左心房流向右心房,卵圆孔未必属于房间隔缺损一种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缺损部位面积有关,轻度缺损患者出生后还有痊愈可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