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分为创伤性气胸和自发性气胸(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以及根据病理生理变化分为闭合性、开放性、张力性气胸。治疗有保守治疗(适用于少量气胸等,卧床休息、吸氧等)、排气治疗(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小量气胸,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于中大量等)、手术治疗(反复发作者等可考虑,包括胸腔镜手术和开胸手术),不同人群在气胸发生、发展和治疗中有不同特点。
一、气胸的分类
(一)根据病因分类
1.创伤性气胸:多由胸部外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锐器刺伤等,胸部受到外力冲击,导致肺组织、支气管或胸腔内血管受损,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气胸。例如,胸部闭合性外伤时,暴力挤压胸廓,使肺内压力突然升高,导致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腔。
2.自发性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常见于既往无肺部明显病变的健康人群,多因肺尖部微小的肺大疱破裂所致。好发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男性,可能与遗传因素导致的肺组织发育异常有关,如肺弹力纤维发育不良等。
继发性自发性气胸:继发于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肺癌等。这些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破坏,形成肺大疱,在某些诱因下(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大笑等),肺大疱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引发气胸。例如,COPD患者由于气道阻塞,肺泡过度充气,易形成肺大疱,当肺大疱内压力过高时可破裂。
(二)根据气胸的病理生理变化分类
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小,随肺萎陷而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腔。胸腔内压力接近或略超过大气压,抽气后胸腔内压力下降,且不再复升。
2.开放性(交通性)气胸:胸膜破裂口较大或因有粘连和牵拉,使破口持续开启,空气可自由进出胸腔。患侧胸腔压力等于大气压,患侧肺部分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影响静脉回流,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3.张力性(高压性)气胸:胸膜破裂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变小,空气进入胸腔;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压迫活瓣使之关闭,致使胸腔内空气越积越多,压力持续升高,超过大气压。患侧肺严重萎陷,纵隔明显向健侧移位,可迅速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二、气胸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1.适应人群:适用于少量气胸(肺压缩<20%)、症状较轻的闭合性气胸患者,以及稳定型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
2.具体措施: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吸氧以改善缺氧状态,一般氧流量为2-5L/min。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气胸情况的变化,定期复查胸部X线或CT。由于肺组织有自行修复的能力,少量气体可在1-2周内自行吸收。
(二)排气治疗
1.胸腔穿刺抽气
操作方法:适用于小量气胸(20%以下)、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闭合性气胸患者。一般选择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为穿刺点,用气胸针或细导管进行穿刺抽气,根据患者气胸量的多少决定抽气的量,每次抽气量不宜超过1000ml。
注意事项: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COPD)的患者,抽气时应缓慢,避免一次抽气量过大导致纵隔摆动,引起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
2.胸腔闭式引流
适应人群:适用于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患者。
操作方法:通常选择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作为插管部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水封瓶,使胸腔内气体能够顺利排出,促进肺复张。对于持续漏气的患者,可采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一般负压调节在-8--12cmHO之间,促使肺尽快复张。
注意事项: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堵塞或滑脱。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若发现引流液中有大量气体持续排出,提示可能存在持续漏气,需进一步处理。对于小儿患者,操作时要更加轻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三)手术治疗
1.适应人群:对于反复发生的气胸、自发性气胸多次发作、张力性气胸经闭式引流无效、影像学检查发现肺大疱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
胸腔镜手术:通过胸腔镜观察胸腔内情况,对肺大疱进行结扎、缝补或切除,同时处理胸膜粘连等情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操作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小儿患者由于胸腔较小,操作时要更加精细,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开胸手术:适用于胸腔镜手术难以完成或病情复杂的患者,如肺大疱位置特殊、合并严重肺部疾病等情况。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加强呼吸管理和营养支持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气胸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各有特点。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气胸时需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选择相对保守或更谨慎的治疗方案;女性患者在气胸治疗中,心理因素可能对病情恢复有一定影响,需注重心理疏导;有吸烟史的患者,由于吸烟会加重肺部损害,增加气胸复发的风险,在治疗后需劝导其戒烟;有COPD病史的患者,气胸治疗后需积极控制COPD,如规范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以减少气胸复发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