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生活中注意事项

来源:民福康

心脏瓣膜病患者需从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注意及病情监测与就医等方面进行管理。生活方式上适度运动且避免不适时机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饮食要限制钠盐、适量饮水、营养均衡;需密切观察症状和体重,定期复诊,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症状及时就医。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运动方面

适度运动:心脏瓣膜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一般来说,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3-5次。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打篮球等,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例如,散步时,速度以自我感觉稍快但仍能平稳呼吸为宜,这样的运动强度不会对心脏造成过大压力,同时又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对于老年患者,运动时更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避免运动时机:在感染发热、身体疲劳等情况下应避免运动。因为此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不利于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比如,当患者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身体的代谢率增加,心脏需要加快跳动来满足身体的需求,这会加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2.作息方面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心脏的休息。例如,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保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有利于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对于患有心脏瓣膜病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心脏功能。

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心脏瓣膜病患者熬夜时,心脏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的发生。比如,经常熬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早搏等心律失常问题,进一步加重心脏瓣膜病的病情。

二、饮食注意事项

1.盐分摄入

限制钠盐:心脏瓣膜病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克以下。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的前负荷,加重心脏的负担。例如,要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钠盐。对于合并有水肿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更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因为水肿本身就与水钠潴留有关,过多的钠盐会使水肿加重,进一步影响心脏功能。

选择低钠替代品:可以使用一些低钠的调味品来代替传统的高盐调味品,如用无盐酱油等。但要注意选择正规的低钠替代品,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水分摄入

适量饮水:一般来说,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左右,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限制饮水量。适量饮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但过多饮水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例如,心力衰竭患者如果饮水过多,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的泵血负担,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发作。

饮水方式:建议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比如,每次饮水100-200毫升,分多次饮用,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瞬间负担。

3.营养均衡

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身体恢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例如,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对心脏健康有益,每周可食用2-3次鱼类。但要注意选择低脂肪的肉类,如鸡胸肉等,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有助于抗氧化,保护心血管,钾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例如,每天应保证摄入400-800克的蔬菜和200-300克的水果。

三、病情监测与就医注意事项

1.病情监测

症状观察:患者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尤其是在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或者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情况),以及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等,应及时就医。例如,当患者原本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现在休息时也出现,说明心脏功能可能在恶化。

体重监测:定期监测体重,每天在相同时间、相同状态下测量体重。如果短期内体重增加明显,如1-2天内增加1-2公斤,可能提示有水肿或水钠潴留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就医。因为体重的变化是反映身体液体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心脏瓣膜病患者容易出现水钠潴留,体重变化能及时反映这一情况。

2.就医注意事项

定期复诊:心脏瓣膜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一般每3-6个月复诊一次。复诊时需要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评估心脏瓣膜的情况和心脏功能。例如,心脏超声可以准确地测量心脏瓣膜的反流程度、瓣口面积等情况,对于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非常重要。

及时就医情况:当出现上述病情监测中提到的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发热、胸痛等新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发热可能提示有感染,感染是心脏瓣膜病的重要诱因之一,可能会加重病情;胸痛可能提示心肌缺血等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会引起心脏瓣膜以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异常,引起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改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如何治疗心脏瓣膜病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多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防过度劳累,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福辛普利钠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其胸闷、气促的表现。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严重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否严重,应根据原因进行判断。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心电图上的一种表现,通常指心电图中V5、V6导联的R波电压增高,超过一定标准。瘦长体型或心脏位置偏左的人群,可能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严重。但
心衰肺积水能活多久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肺积水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预估。 如果患者原本的心脏疾病非常严重,如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功能极差,那么其预后往往不佳,存活时间可能较短。而对于心脏疾病相对较轻,通过积极治疗能够较好控制病情进展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对于
血压正常会得脑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血压正常也可能会患上该病。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但是血糖和血脂等常规指标持续偏高,也容易导致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者闭塞,最终诱发脑梗死。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发生心源性栓塞,导致脑梗死。 当患者出现疑似脑梗死的症
脑梗是什么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是指脑梗死,脑梗死主要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几种原因引起。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后可导致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若脑动脉所以发生缺血、缺氧,则会引起脑组织软化、坏死,形成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患者因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脑部小动脉玻璃样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可发展
引起脑梗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动脉闭塞等。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在长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闭塞,或是原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
脑梗死有哪些常见诱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高血压 患者血压长时间偏高于正常,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诱发脑梗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脑部动脉血管血流减慢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进而诱发脑梗死。 3、心脏病
为什么会出现脑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是指脑梗死,脑梗死是不是会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原因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造成动脉栓塞,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将血管堵住,从而诱发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患有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部小动脉出现玻璃样变,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微血管发生病变,上述因素均可能增加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遗传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般指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具有遗传倾向。风心病是一种由风湿炎症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的病变,症状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乏力、心慌、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风心病发病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弱、长期居住在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由于风湿热是因为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所以一般选择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抑制链球菌感染。针对患者心衰现象,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如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也可以通过心脏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
心脏瓣膜病做哪些检查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如果怀疑有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查体检查来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查体检查时,发现患者有震颤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常用检查方式是心脏超声,可以明确看到患者心脏形态、大小,以及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以进一步分析。除了以上检查,患者还可以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心脏瓣膜病如何治疗
贡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内科治疗。在瓣膜病发生时,要找到诱发瓣膜病的病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要应用抗生素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如瓣膜病引起心衰,这时需要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能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心衰症状。而当出现心律失常以后,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纠正异常心率。第二、外科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瓣膜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王振东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心脏内的四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主要是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这四个心腔所组成,四个心腔之间相互交通而产生了四个瓣膜,即由右心房到右心室的三尖瓣,由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肺动脉瓣,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二尖瓣和左心室到主动脉的主动脉瓣。四个瓣膜都保证了血液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块瓣膜发生异常,便会破坏单向移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之前,首先要通过心脏彩超全面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状态,如果是瓣膜狭窄要明确瓣膜狭窄的程度。如果是瓣膜返流或者脱垂,还要明确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准备。另外,还应该查明血型鉴定以及病毒筛查血液分析,这些都对手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会有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切口的感染;心律不齐,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的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多久复查一次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的方案。心脏瓣膜病是指类风湿因子的轻疾或者老年退行性病,造成瓣膜无法正常开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样可能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