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是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至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约占肺癌的1/4,发病与吸烟、职业暴露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可无症状或有咳嗽、痰中带血等,晚期会有压迫侵犯相关组织器官的症状,诊断靠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等方式,预后与分期、病理等多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及有相关病史者情况各有特点。
一、发病机制
周围型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长期大量吸烟是重要的高危因素,烟草中的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可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的DNA,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引发癌变;职业暴露于石棉、氡气、铬、镍等致癌物质的人群,周围型肺癌发病风险增高;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如烹饪油烟等)也可能参与其发生发展;此外,遗传易感性在周围型肺癌的发病中也有一定作用,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增加个体对肺癌的易感性。
二、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早期周围型肺癌可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量白痰;有的患者会有痰中带血,多为血丝痰;少数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
2.晚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肿瘤增大可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出现相应症状。若压迫气道可导致呼吸困难;侵犯胸膜可引起胸痛、胸腔积液,表现为胸闷、气短;转移至骨可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转移至脑可出现头痛、呕吐、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转移至肝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发现肺部肿块,但对于一些较小的周围型肺癌可能容易漏诊。
胸部CT: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重要手段,能清晰显示肺部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边缘情况等,还可发现肺部有无转移灶。例如,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常为结节或肿块影,边缘可有毛刺、分叶、切迹等征象。
磁共振成像(MRI):对肺部病变的诊断价值相对CT稍逊,但在判断肿瘤与大血管的关系、脑转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2.病理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收集患者痰液,查找癌细胞,但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痰液收集是否规范、肿瘤部位等。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较高,对于周围型肺癌,若病变位置靠近支气管,也可通过支气管镜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但对于远离支气管的周围型肺癌,阳性率较低。
经皮肺穿刺活检:在CT或B超引导下对肺部病变进行穿刺,获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是诊断周围型肺癌常用的有创检查方法,但可能存在气胸、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胸腔镜活检:对于一些通过其他方法难以明确诊断的肺部病变,可考虑胸腔镜下活检,能更准确地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及免疫组化等检查。
四、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周围型肺癌,若无手术禁忌证,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等,可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能直接切除肿瘤病灶,有望达到治愈的目的。
2.放疗:包括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对于不能手术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可采用根治性放疗;对于晚期周围型肺癌出现骨转移、脑转移等引起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放疗以缓解症状。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来杀死癌细胞,但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
3.化疗: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也可用于术后辅助化疗,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对于晚期不能手术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化疗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癌细胞,但会引起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4.靶向治疗:对于有相应基因突变的周围型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使用EGFR-TKIs类靶向药物,其能特异性地作用于癌细胞的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相对于化疗,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但也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5.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也逐渐应用,对于一些晚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免疫治疗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但也可能出现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肺炎、肝炎、肠炎等。
五、预后情况
周围型肺癌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若能及时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周围型肺癌患者预后较差,生存期相对较短。一般来说,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越高,预后相对较好;接受规范综合治疗的患者预后也相对更优。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和预后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时需要更谨慎地评估身体耐受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儿童患周围型肺癌极为罕见,若发生,治疗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对身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关注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男性患者也需根据自身情况配合治疗。有吸烟史的患者,在治疗后应严格戒烟,以减少肺癌复发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家族肺癌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进行肺部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周围型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