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症是常见乳腺良性疾病,病因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生活方式有关,临床表现为周期性或持续性乳房疼痛及单发多发肿块,诊断靠体格检查、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治疗包括心理疏导、调整生活方式、药物及手术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情况各有特点需相应关注。
一、定义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又称为乳腺囊性增生病、慢性囊性乳腺病等,主要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增生和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乳腺腺泡囊性扩张为主要特征。
二、病因
(一)内分泌失调
1.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是重要诱因。当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或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时,会刺激乳腺组织过度增生,且复旧不全,从而引发乳腺囊性增生症。例如,在月经周期中,正常情况下雌激素和孕激素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调节乳腺组织,但如果这种规律被打乱,就可能导致发病。
2.催乳素水平异常也可能参与其中,过高的催乳素会影响乳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乳腺组织增生。
(二)精神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调节系统。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女性,患乳腺囊性增生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精神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激素的分泌,进而干扰乳腺组织的正常代谢。
(三)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可能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有研究表明,高脂饮食会改变体内脂肪组织的分布和代谢,影响雌激素的代谢过程,使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发生几率。
2.缺乏运动也是一个因素,运动不足会导致身体代谢减缓,内分泌调节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一)乳房疼痛
1.疼痛具有周期性,常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可缓解或减轻。疼痛的程度不一,可为胀痛、刺痛或隐痛等,可累及一侧或双侧乳房,可局限于乳房的某一部分,也可向腋下、肩背部放射。例如,有些患者月经前乳房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月经后疼痛明显缓解。
2.部分患者疼痛不随月经周期变化,而是呈持续性疼痛。
(二)乳房肿块
1.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呈结节状、片状或条索状等。结节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多在1-3厘米左右,也有部分患者肿块较大。
2.肿块与周围乳腺组织界限不清,质地韧或硬,可有触痛。肿块的大小、质地等可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月经前肿块增大、质地变硬,月经后肿块缩小、质地变软。例如,月经前触摸乳房时可感觉到肿块较硬且范围稍大,月经后肿块相对变小、变软。
四、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乳房,了解肿块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同时观察乳房有无红肿、乳头有无溢液等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乳腺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发现乳腺内的囊性或实性肿块,判断肿块的性质,区分囊性和实性病变等。超声下可见乳腺组织增厚,有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等表现。
2.乳腺X线摄影(钼靶):对于发现乳腺内的钙化灶等有一定价值,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的良恶性病变,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较为致密,钼靶检查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病理检查
当怀疑肿块有恶变可能时,需要进行病理检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一)心理疏导
由于精神因素与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有明显精神情绪问题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例如,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有利于病情的改善。
(二)调整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取。
2.鼓励患者适当增加运动量,每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改善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症状。
(三)药物治疗
目前主要是对症治疗,如使用疏肝理气、调和冲任的中药,可缓解乳房疼痛等症状。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等因素由医生决定。
(四)手术治疗
对于少数经病理检查考虑有恶变可能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
六、特殊人群情况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乳腺正处于发育阶段,出现乳腺囊性增生症时,一般以观察和调整生活方式为主。要注意避免滥用含有激素的保健品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等。因为青春期的内分泌变化较大,部分患者在成年后可能会自行缓解。
(二)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乳腺囊性增生症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一般不进行特殊的针对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治疗,主要是密切观察乳房的情况,产后需要关注乳汁分泌等情况与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关系。如果产后出现乳房不适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三)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患乳腺囊性增生症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要注意与哺乳期乳腺炎等疾病鉴别。要保持良好的哺乳习惯,避免乳汁淤积等情况,同时观察乳腺囊性增生症相关症状的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四)绝经期女性
绝经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仍需要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因为绝经期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对增加,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的异常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