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性肝炎是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的肝脏疾病,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自身免疫因素等,临床表现有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出血倾向、肝性脑病等,诊断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有一般支持、保肝抗炎、人工肝支持、肝移植等,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治疗很重要,儿童肝脏再生能力强但病情变化快,老年患者预后更差。
病因
1.病毒感染:
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都可能引发爆发性肝炎。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大量肝细胞受损。一般人群中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自身免疫清除反应过强,就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肝脏炎症坏死,引发爆发性肝炎;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感染乙肝病毒后也有较高风险发展为重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也可导致爆发性肝炎,尤其是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使得肝脏负担加重,感染戊肝病毒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的急剧恶化。
2.药物或毒物: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等,可能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严重时可导致爆发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害,引发酒精性肝病,病情严重进展快时也可发展为爆发性肝炎。长期接触某些工业毒物,如四氯化碳等,也可能损伤肝细胞,导致爆发性肝炎的发生。对于有基础肝脏疾病的人群,如本身就有轻度脂肪肝的人,再接触肝毒性药物或毒物时,更易诱发爆发性肝炎;老年人由于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下降,使用肝毒性药物后发生爆发性肝炎的风险相对更高。
3.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也可能出现病情的急剧加重,发展为爆发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细胞,一般女性发病相对多于男性,在病情进展过程中,若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肝细胞破坏,引发爆发性肝炎。
临床表现
1.黄疸迅速加深:患者皮肤和巩膜发黄,而且黄疸程度进展非常快。在发病初期可能只是轻度黄疸,短期内就会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可在数天内显著升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新陈代谢特点,黄疸进展可能更为迅速,需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
2.肝脏进行性缩小: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等)可发现肝脏体积进行性缩小。这是因为大量肝细胞坏死,肝脏实质减少。
3.出血倾向:患者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是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例如,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减少,会使凝血时间延长,容易发生出血。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血管弹性下降等情况,出血后更不易止血,需要特别关注。
4.肝性脑病: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昏迷等表现。这是因为肝功能衰竭,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正常解毒,如氨等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肝性脑病发生时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更需要细致观察其精神状态、神经系统反射等变化。
5.其他:还可能出现腹水、肝肾综合征等表现。腹水是由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等原因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肝肾综合征是指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出现的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等。
诊断
1.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迅速升高,通常大于171μmol/L,且呈进行性加重;谷丙转氨酶(ALT)等酶学指标早期可能有升高,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即ALT下降而胆红素继续升高。例如,在爆发性肝炎早期,ALT可能升高至数千单位,但随着肝细胞大量坏死,ALT水平反而下降,而胆红素持续上升。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降低,一般小于40%。凝血酶原活动度是判断重型肝炎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活动度越低,病情越严重。
病毒学检查:对于怀疑病毒感染引起的爆发性肝炎,需要进行相关病毒标志物检测,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甲肝抗体、戊肝抗体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病毒感染及感染类型。
2.影像学检查:B超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肝脏体积缩小等表现,有助于辅助诊断。
治疗原则
1.一般支持治疗: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减轻肝脏负担。给予高热量、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证营养供应。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物质。
2.保肝抗炎治疗:使用一些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
3.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人工肝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人工肝设备清除体内的毒素、胆红素等有害物质,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细胞的再生争取时间。例如血浆置换等人工肝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环境。
4.肝移植:对于晚期爆发性肝炎患者,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方法。当患者肝功能严重衰竭,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将健康的肝脏移植给患者,恢复其肝脏功能。
预后
爆发性肝炎的预后通常较差,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在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能病情得到控制,肝功能逐渐恢复;但如果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严重的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预后往往不良。儿童患者由于其肝脏再生能力相对较强,但病情变化也较快,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和密切监测;老年患者本身机体功能衰退,预后相对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