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急促且呼哧呼哧可能由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如新生儿呼吸特点、鼻腔分泌物,可通过保持鼻腔通畅等观察监测;病理性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上、下呼吸道)、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喉软骨软化症、气管食管瘘)、其他系统疾病(心力衰竭),需针对不同病因分别采取如呼吸道感染对症支持或住院治疗、先天性疾病手术或加强护理、心力衰竭住院改善心功能等措施,发现异常呼吸表现应立即就医。
一、可能的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1.新生儿呼吸特点
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比成人快很多,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约为40-60次/分钟。由于新生儿的呼吸道相对狭窄,且呼吸肌发育不完善,在呼吸时可能会出现呼哧呼哧的声音。例如,新生儿在活动后或者吃奶后,呼吸可能会稍微加快,出现类似呼吸急促且有声音的情况。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呼吸系统还处于适应宫外生活的阶段,随着日龄增加,呼吸会逐渐趋于平稳。
2.鼻腔分泌物影响
新生儿的鼻腔比较狭窄,鼻腔黏膜血管丰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分泌物。如果有少量分泌物堵塞鼻腔,就会导致呼吸时出现呼哧呼哧的声音,同时可能伴有呼吸急促。比如,室内空气干燥时,容易使新生儿鼻腔分泌物干结,加重鼻塞情况。
(二)病理性因素
1.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是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例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新生儿呼吸道后,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呼吸道狭窄,出现呼吸急促且呼哧呼哧的症状。同时,新生儿可能还会伴有咳嗽、体温不稳定等表现。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新生儿肺炎可以由细菌、病毒或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病原体侵入肺部后,会引起肺部炎症,导致肺泡换气功能障碍,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时伴有啰音等情况,听起来就像呼哧呼哧的。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有的仅表现为呼吸增快、口周发绀等,需要通过胸片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2.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
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这是由于胎儿发育过程中喉软骨发育不全导致的。喉软骨软化会使喉部结构异常,在吸气时喉部组织塌陷,引起气道狭窄,出现吸气性喘鸣,表现为呼吸急促且呼哧呼哧的声音,尤其在仰卧位时可能会加重。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随着年龄增长,喉软骨逐渐发育成熟,症状会逐渐缓解,多数在1-2岁时自愈。
先天性气管食管瘘: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同时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由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会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导致呼吸急促,并且可能在吃奶时出现呛咳、呼吸时伴有异常声音等情况。这种疾病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3.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改变
心力衰竭:如果新生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肺部淤血,影响气体交换,从而出现呼吸急促,呼吸时感觉不顺畅,有呼哧呼哧的表现。同时可能伴有口唇发绀、心率加快、肝脏肿大等表现。
二、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一)生理性因素的应对
1.保持鼻腔通畅
当考虑是鼻腔分泌物导致呼吸呼哧呼哧时,可以用湿润的棉签轻轻清理新生儿鼻腔分泌物,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然后再用吸鼻器吸出分泌物,保持鼻腔通畅,缓解呼吸急促和呼哧呼哧的声音。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一般维持在50%-60%左右,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导致鼻腔分泌物干结。
2.观察与监测
对于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呼吸急促和呼哧呼哧声音,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肤色、精神状态等。如果呼吸频率在正常范围内(40-60次/分钟),肤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持续观察其变化。
(二)病理性因素的应对
1.呼吸道感染的处理
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要注意保暖,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如果新生儿出现发热等情况,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要避免过度包裹,可采用适当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精神萎靡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医生会根据病原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同时给予吸氧、吸痰等对症支持治疗,以改善呼吸功能。
2.先天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处理
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一般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主要是加强护理,注意营养,保证新生儿摄入足够的钙等营养物质,促进喉软骨发育。平时要注意避免新生儿呛咳,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随着年龄增长,多数可自愈。
先天性气管食管瘘:一旦明确诊断,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要做好新生儿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呛咳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3.心力衰竭的处理
新生儿心力衰竭需要立即就医,住院治疗。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等,同时使用药物改善心功能,如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
对于新生儿呼吸急促还呼哧呼哧的情况,家长要高度重视,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呼吸频率明显超过60次/分钟、口唇发绀、精神萎靡等,应立即带新生儿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在护理新生儿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关注新生儿的各方面情况,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