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是气体进入胸膜腔致积气状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有典型及不同类型症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诊断,治疗有保守和排气等方法,还需从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管理等方面预防,儿童和老年气胸有各自特点及护理治疗注意事项。
一、气胸的定义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正常情况下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潜在腔隙,当各种原因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就形成了气胸。
二、气胸的分类
(一)原发性气胸
1.发生人群:多见于既往无基础肺部疾病的青少年等人群,男性相对多见。
2.发生机制:可能与肺组织本身的发育异常有关,比如肺尖部存在肺大疱,当肺大疱破裂时就会引发气胸。
(二)继发性气胸
1.发生人群:常见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人群,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结核患者、肺癌患者等。
2.发生机制:基础肺部疾病会使肺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肺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或者一些肺部疾病引起脏层胸膜破损,进而引发气胸。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气道阻塞,肺泡内压力升高,容易导致肺泡破裂。
三、气胸的症状表现
(一)典型症状
1.胸痛:多为突然发生的一侧胸部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较短,随后可能会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这是因为气体进入胸膜腔后,刺激胸膜引起疼痛,同时影响肺的正常通气功能。
2.呼吸困难:气胸发生后,肺被压缩,导致有效呼吸面积减少,从而引起呼吸困难。气胸量较少时,呼吸困难可能相对较轻;气胸量较多时,呼吸困难会比较明显,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端坐呼吸、发绀等表现。
(二)不同气胸类型的症状差异
1.闭合性气胸:气胸量较小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轻度胸闷;当气胸量较大时,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2.开放性气胸: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同时可听到空气进出胸膜腔的声音,并且由于双侧胸腔压力不平衡,还可能出现纵隔扑动,表现为呼吸时纵隔左右摆动,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
3.张力性气胸:这是一种严重的气胸类型,患者症状非常危急,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甚至出现休克等表现。由于气体持续进入胸膜腔且不能排出,胸膜腔内压力持续升高,压迫肺组织并影响血液循环。
四、气胸的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X线胸片上可见气胸线,即脏层胸膜与气体的交界线,线外为无肺纹理的透光区,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通过胸部X线可以明确气胸的程度,比如气胸压缩肺组织的比例等。
2.胸部CT检查: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气胸诊断更有优势,尤其是对于少量气胸、局限性气胸以及合并有肺部其他病变的气胸,胸部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病变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胸部体格检查,气胸患者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例如,在听诊时,患侧肺部呼吸音明显低于健侧肺部。
五、气胸的治疗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少量气胸(气胸量小于20%),患者症状较轻,如年轻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
2.治疗措施:让患者卧床休息,吸氧等,一般气体可在1-2周内自行吸收。吸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促进气体的吸收。
(二)排气治疗
1.胸腔穿刺抽气:适用于少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患者。医生会用穿刺针经胸壁穿刺进入胸膜腔,抽出气体,缓解患者症状。
2.胸腔闭式引流:对于中、大量气胸,或者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通常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通过胸腔闭式引流管将胸膜腔内的气体排出,促使肺复张。比如张力性气胸患者,必须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以降低胸腔内压力,挽救患者生命。
六、气胸的预防
(一)针对原发性气胸人群
1.生活方式:青少年应避免剧烈运动突然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情况,比如避免用力屏气、剧烈咳嗽等。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减少肺大疱破裂的风险。
(二)针对继发性气胸人群
1.基础疾病管理: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规范用药,控制病情进展。比如按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延缓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降低气胸的发生风险。要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因为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加重肺部病变,增加气胸的发生几率。
2.定期复查: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胸部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气胸等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七、特殊人群的气胸情况
(一)儿童气胸
1.特点:儿童气胸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较快。儿童气胸可能继发于肺部感染、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情况。例如,儿童肺炎时,炎症可能累及肺组织,导致肺泡破裂引发气胸。
2.护理与治疗注意事项:儿童气胸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呼吸支持等方面的护理。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操作时,要考虑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操作要轻柔。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迅速。
(二)老年气胸
1.特点:老年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气胸发生后病情往往较复杂,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例如,老年气胸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2.护理与治疗注意事项:老年气胸患者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权衡气胸治疗与基础疾病治疗的关系。在护理方面,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活动相对较少,容易发生这些并发症。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相对减退,一些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