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的检查包括多方面:病史询问需了解孕妇一般情况、妊娠相关情况;体格检查要测血压、监测体重、查水肿;实验室检查有尿常规、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超声检查包括胎儿超声和孕妇子宫动脉超声;还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和眼底检查,对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有慢性基础疾病孕妇检查更需密切细致。
一、病史询问
1.一般情况
了解孕妇的年龄、孕周等基本信息。不同年龄的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过小(如<18岁)或过大(如≥35岁)的孕妇妊娠高血压风险相对较高;孕周不同,妊娠高血压的发生阶段可能不同,孕早期就出现血压升高需要警惕。
询问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史。如果孕妇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那么妊娠期间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可能性会增加;有慢性肾炎的孕妇,妊娠后也容易出现血压异常;有糖尿病的孕妇,合并妊娠高血压的概率也较高。
家族史方面,询问家族中是否有高血压患者。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家族史,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可能会升高。
2.妊娠相关情况
了解此次妊娠的受孕方式,是自然受孕还是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等。
询问本次妊娠早期的血压情况,因为有些妊娠高血压可能在孕早期就有血压的轻微升高,然后逐渐加重。
关注孕妇的胎动情况、有无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如果孕妇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妊娠高血压病情的变化。
二、体格检查
1.血压测量
定期测量血压是监测妊娠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一般需要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正常孕妇的血压不应有明显升高,若孕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间隔4小时以上的两次测量结果均如此,就需要考虑妊娠高血压的可能。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如使用合适大小的袖带,测量前让孕妇休息5-10分钟等。
2.体重监测
密切监测孕妇体重变化,孕妇体重每周增加超过0.5kg,或者每月增加超过2kg,可能提示有水肿等情况,而水肿是妊娠高血压的一个可能表现,需要进一步评估。
3.水肿检查
检查孕妇的水肿情况,一般从踝部开始检查。如果孕妇出现踝部及小腿凹陷性水肿,休息后不消退,需要引起重视。但要注意,部分正常孕妇也可能有轻度水肿,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三、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主要看尿蛋白情况。如果尿蛋白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肾脏受损,这是妊娠高血压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尿中蛋白含量很少,若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检查≥0.3g/24h,则为异常,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否为妊娠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
同时还可以观察尿中有无红细胞、管型等,有助于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引起的血压异常。
2.血液检查
血常规:了解孕妇是否有贫血情况。妊娠高血压孕妇可能合并贫血,贫血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通过血常规可以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肝肾功能:检查肝功能可以了解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看肝脏是否受到妊娠高血压的影响;检查肾功能可以了解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状况。妊娠高血压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凝血功能:妊娠高血压孕妇有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有助于早期发现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
电解质:监测血钠、血钾等电解质水平,妊娠高血压孕妇可能因为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原因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等,及时监测电解质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
四、超声检查
1.胎儿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指标,了解胎儿是否生长受限等情况。妊娠高血压可能影响胎盘血流,从而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异常,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胎儿的发育状况。
还可以观察胎盘的情况,如胎盘的位置、厚度、有无胎盘早剥等。妊娠高血压时胎盘血流灌注可能受到影响,超声可以发现胎盘的异常改变。
2.孕妇子宫动脉超声检查
检测孕妇子宫动脉的血流情况,子宫动脉血流异常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超声检查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指标,可以早期发现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的情况,有助于预测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五、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然后检测其中的蛋白含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更能准确反映孕妇尿蛋白的排泄情况,对于妊娠高血压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若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则提示蛋白尿阳性,需要根据具体数值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0.3-5g之间为轻度,>5g则为重度等。
六、眼底检查
妊娠高血压时,眼底的小动脉会发生痉挛、硬化等改变。通过眼底检查可以观察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的痉挛程度、动静脉比例、有无出血、渗出等情况。例如,视网膜小动脉痉挛表现为血管变细,动静脉比例失调,严重时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等,这对于判断妊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高龄孕妇(≥35岁),在进行妊娠高血压检查时要更加密切和细致,因为这类孕妇本身妊娠高血压风险较高,需要更频繁地监测血压、体重等指标;对于有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孕妇,在检查时要兼顾基础疾病对妊娠高血压检查的影响,例如有糖尿病的孕妇在进行尿蛋白等检查时,要考虑糖尿病本身对尿蛋白检测可能产生的干扰,需要综合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来准确判断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