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一般为低血压,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低血压常见于体型瘦弱青年女性,无自觉症状,无需特殊治疗;病理性低血压继发于多种疾病,有相应基础疾病症状,影响器官灌注。通过血压测量和相关检查诊断,生理性低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病理性低血压针对基础疾病治疗并一般处理。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女性有各自低血压特点及注意事项,老年人防体位性低血压,儿童及时查病因,女性特殊时期关注血压变化。
一、低血压的定义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不过,血压的正常范围会因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的血压正常范围可能相对宽松,但也有其特定的界定标准。
二、低血压的分类及特点
(一)生理性低血压
1.常见人群及表现:部分健康人群中,血压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这种情况在体型较瘦弱的青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可能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2.生活方式影响:此类人群一般日常活动不受限,通常是因为自身的生理调节特点导致血压处于较低水平,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二)病理性低血压
1.继发于某些疾病
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等,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受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血压会明显下降。
内分泌代谢疾病: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水盐代谢和血管的张力,导致血压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可能引起低血压,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的结核病等,这些疾病会使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营养状况差,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导致血压降低。例如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的消耗以及可能出现的恶病质,常伴有低血压。
2.特点及影响:病理性低血压患者常伴有相应基础疾病的症状,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有心慌、胸痛等症状,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可能有乏力、怕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表现。这种低血压会影响相应器官的血液灌注,长期的病理性低血压可能导致重要脏器缺血缺氧,进而影响其功能,如脑供血不足可能引起头晕、黑矇等,肾脏灌注不足可能影响肾功能等。
三、低血压的诊断方法
(一)血压测量
使用标准的血压测量仪器,如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测量上肢安静状态下的血压。需要多次测量,因为偶尔一次测量发现血压低不能直接诊断为低血压,要排除测量误差等因素。例如,测量时袖带的松紧度、测量的姿势(坐位、卧位等)都会影响血压测量结果,一般建议在不同时间、不同姿势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判断是否存在低血压。
(二)相关检查
1.对于怀疑病理性低血压的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常规检查,以了解是否有贫血等情况,因为严重贫血可导致低血压;心电图检查可排查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血管方面的问题;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相关抗体等)来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查等以明确是否有内分泌代谢疾病导致的低血压。
四、低血压的应对措施
(一)生理性低血压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因为钠盐可以增加血容量,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运动方面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调节功能。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自身血压的变化情况。
(二)病理性低血压
1.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病理性低血压,首要的是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进行改善心肌供血、挽救濒死心肌等相应的治疗;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需要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只有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低血压的状况才有可能得到改善。
2.一般处理: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于低血压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从卧位突然站起时,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引起头晕甚至跌倒等情况。对于出现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可以采取头低脚高的卧位,以增加脑部的血液灌注。
五、不同人群低血压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的低血压可能有其特殊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下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也可能出现障碍,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缓慢改变体位,如起床时先在床上坐一会儿,然后再慢慢起身;洗澡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防止因血压波动过大而发生意外。同时,老年人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基础疾病并进行治疗。
(二)儿童
儿童低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出现。如果是生理性的儿童低血压,一般不需要特殊干预,但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如果是病理性的儿童低血压,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有关。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脏结构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血压降低。对于儿童低血压,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确保儿童能够正常成长。
(三)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出现血压的变化。生理期时,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血压波动;妊娠期女性由于血容量增加等因素,血压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出现低血压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妊娠期女性出现低血压,要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同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