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瘘是食管与其他器官形成异常通道,按部位分气管食管瘘、食管纵隔瘘等,按病因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有呛咳、发热、胸痛等表现,可通过影像学、内镜检查诊断,治疗分先天性手术及后天性保守、手术治疗,预后因类型和情况而异,先天性及时手术部分预后好,后天性医源性等预后不一,病理性等预后差。
食管瘘的分类及相关情况
按发生部位分类
气管食管瘘:较为常见,多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如外伤、手术、肿瘤侵犯等导致食管与气管相通。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常见于新生儿,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食管分隔不完全有关;后天性气管食管瘘可见于食管癌患者肿瘤侵蚀气管,或胸部外伤累及食管和气管等情况。
食管纵隔瘘:食管与纵隔相通,纵隔是位于两侧胸膜腔之间的组织结构,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等重要结构。食管纵隔瘘可能由食管穿孔、食管手术后并发症、纵隔感染累及食管等原因引起。
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食管瘘:主要是胚胎发育时期的异常所致,如前面提到的气管食管瘘中的部分先天性类型,患儿可能在出生后就出现喂养困难、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后天性食管瘘
外伤性食管瘘:多由胸部外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食管损伤,进而形成瘘。这种情况往往有明确的外伤史,同时可能伴有其他胸部脏器的损伤。
医源性食管瘘:常见于食管手术过程中,如食管癌根治术等,手术操作可能导致食管壁的破损,术后恢复过程中形成瘘;另外,内镜检查或治疗时也可能因操作不当造成食管穿孔进而形成瘘。
病理性食管瘘:由食管本身的病变引起,如食管癌、食管结核等,肿瘤组织侵犯周围组织,包括相邻的气管、纵隔等,导致食管与其他器官相通形成瘘。例如食管癌患者肿瘤不断生长,侵蚀周围组织,可能出现气管食管瘘或食管纵隔瘘,患者会出现进食后呛咳、发热、胸痛等一系列症状。
食管瘘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呛咳: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食管瘘,当进食时,食物可通过瘘口进入其他器官,如气管食管瘘患者进食后常出现剧烈呛咳,这是因为食物进入气管引起气管的刺激反应;食管纵隔瘘患者进食后可能感觉食物进入纵隔相关区域,也会有不适,可能出现呛咳表现相对不典型,但同样存在食物误吸的情况。
发热:如果瘘口导致感染,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例如食管纵隔瘘时,纵隔受到污染,容易引发纵隔感染,患者体温可升高,伴有畏寒等表现;气管食管瘘患者食物进入气管可引起肺部感染,也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胸痛:对于食管纵隔瘘患者,由于食管与纵隔相邻,瘘口刺激纵隔组织,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程度因病情而异,可能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新生儿先天性食管瘘:新生儿主要表现为出生后唾液过多,喂奶后立即出现呛咳、呕吐,呕吐物常含有泡沫,并且可出现呼吸困难,病情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发绀等缺氧表现。因为新生儿自身的防御和代偿能力较弱,病情变化往往比较快。
成年人后天性食管瘘:成年人可能有原发病的表现,如食管癌患者可能有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等表现,在此基础上出现食管瘘后,上述原发病症状可能加重,同时出现呛咳、发热、胸痛等食管瘘相关症状。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对感染等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强烈,发热等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胸痛等症状可能持续存在,需要仔细鉴别诊断。
食管瘘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于气管食管瘘,可口服亚甲蓝等染料,然后进行胸部X线检查,如果看到气管内出现蓝色染液,提示存在气管食管瘘。对于食管纵隔瘘,胸部X线可能发现纵隔增宽等异常征象,但对于较小的瘘口可能显示不清晰。
CT检查:胸部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食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明确瘘口的位置、大小以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例如可以准确判断食管癌患者肿瘤与气管、纵隔等结构的关系,是否存在食管气管瘘或食管纵隔瘘,还能发现纵隔内是否有感染等情况。
内镜检查
食管镜检查:通过食管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腔内的情况,发现食管黏膜的破损、瘘口等病变。对于医源性食管瘘或病理性食管瘘,食管镜检查能直观地看到瘘口的形态、位置等,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对于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瘘口较小或位置隐蔽的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食管瘘的治疗原则
先天性食管瘘:新生儿先天性食管瘘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修复食管与气管等器官之间的瘘口,恢复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手术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如体重、一般状况等,尽早进行手术干预,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和预后。
后天性食管瘘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瘘口较小且患者一般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后天性食管瘘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外营养支持患者营养需求,同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例如医源性食管瘘患者,如果瘘口较小,在严格禁食、胃肠减压以及有效抗感染等治疗后,瘘口有可能自行愈合。
手术治疗:对于瘘口较大、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的后天性食管瘘患者,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瘘口的部位、病因等因素而定。如食管癌导致的食管气管瘘,可能需要切除肿瘤及受累的食管和气管部分组织,然后进行吻合重建;对于外伤性食管瘘,需要修复食管的破损处,恢复食管的完整性。
食管瘘的预后情况
先天性食管瘘:如果能及时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部分新生儿先天性食管瘘患儿预后较好,能够正常进食,生长发育不受明显影响;但如果诊断不及时,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预后较差,甚至危及生命。
后天性食管瘘:医源性食管瘘患者如果手术及时、瘘口修复良好,预后相对较好;如果是病理性食管瘘如晚期食管癌导致的食管瘘,预后往往较差,因为原发病本身病情较重,同时食管瘘的存在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感染等问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外伤性食管瘘的预后取决于外伤的严重程度、瘘口修复的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等,一般来说,外伤程度较轻、瘘口修复顺利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