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肿是乳腺常见良性疾病,由内分泌因素、乳腺结构不良、外伤或炎症等致乳腺导管或腺泡局部扩张形成含液囊肿,有乳房肿块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有观察随访、穿刺抽吸、手术等方式,需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并定期自我检查和就医预防。
一、乳腺囊肿的定义
乳腺囊肿是乳腺常见的良性疾病,是乳腺导管或腺泡局部扩张形成的含有液体的囊肿。
二、发病原因
1.内分泌因素
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与乳腺囊肿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时,会影响乳腺组织的正常生长和修复,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增生、脱落,引起导管堵塞,进而形成囊肿。在青春期、经前期等激素水平波动较大的阶段,女性发生乳腺囊肿的风险可能相对增加。
对于有家族内分泌相关疾病史的人群,由于遗传等因素影响激素调节,患乳腺囊肿的几率可能高于常人。
2.乳腺结构不良
乳腺的正常结构出现紊乱时易引发乳腺囊肿。乳腺的导管系统和腺泡系统如果在发育或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比如导管周围组织增生压迫导管,使导管内分泌物积聚,就可能形成囊肿。这种情况在一些乳腺组织本身存在先天性结构差异的人群中更易发生,例如乳腺导管先天性迂曲、扩张的女性。
3.外伤或炎症
胸部受到外伤后,可能导致乳腺组织内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形成囊肿。另外,乳腺的炎症反应,如哺乳期乳腺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炎症导致乳腺导管堵塞,也可能发展为囊肿。哺乳期女性由于乳汁淤积等原因引发炎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也就更易出现因炎症导致的乳腺囊肿。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乳房肿块:多数患者可触及乳房内的肿块,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黄豆,大的可似鸡蛋。肿块一般边界清楚,质地较软,可有一定的活动度,部分患者在月经前肿块可能会增大,伴有轻度胀痛,月经后肿块可稍有缩小,胀痛也随之减轻。例如一位30岁的女性,月经前发现乳房有一个约2cm大小的肿块,伴有轻微胀痛,月经后肿块缩小,胀痛缓解。
其他症状:少数患者可能有乳头溢液的情况,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无色浆液性。如果囊肿发生感染,可能出现乳房局部红肿、疼痛加重等症状。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乳腺开始发育,激素水平波动相对较大,乳腺囊肿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肿块可能较难触及,且胀痛等症状可能因对自身身体变化的关注度不够而被忽视。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发生乳腺囊肿多与乳汁淤积、炎症相关,除了乳房肿块外,可能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由于处于哺乳期,患者往往更关注乳汁分泌等情况,对乳房肿块的重视程度可能相对不足,需引起警惕。
绝经期女性: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逐渐稳定,乳腺囊肿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乳房肿块等情况,需要警惕是否有其他病变可能,因为绝经期后乳腺癌的发生率相对有所上升,需进一步检查鉴别。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可以初步了解乳房肿块的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例如,可发现乳房内界限清楚的囊性肿块,按压时有囊性感。
2.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是诊断乳腺囊肿的常用方法。超声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通过超声可以准确判断囊肿的大小、数量等情况。比如超声检查发现乳房内有一个直径约1.5cm的无回声囊肿,周围组织无明显异常。
乳腺X线摄影(钼靶):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或乳腺组织较致密的女性,钼靶检查可以辅助诊断。乳腺囊肿在钼靶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楚。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对X线敏感,一般优先选择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一般在超声和钼靶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考虑使用。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可以更清晰地显示乳腺囊肿的情况,尤其对于复杂乳腺病变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五、治疗方式
1.观察随访
如果乳腺囊肿较小,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可以采取观察随访的方式。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观察囊肿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对于绝经期女性,如果囊肿无明显变化,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时间。例如,一位50岁女性发现一个直径1cm的乳腺囊肿,无明显症状,医生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
2.穿刺抽吸
对于较大的囊肿或有症状的囊肿,可以考虑穿刺抽吸。在超声引导下,用穿刺针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缓解患者的症状。但穿刺抽吸后囊肿有复发的可能。比如一个直径3cm且伴有明显胀痛的乳腺囊肿,通过穿刺抽吸抽出液体后,胀痛症状缓解,但需要定期复查,观察是否复发。
3.手术治疗
当囊肿怀疑有恶变可能、穿刺抽吸后复发频繁、囊肿较大且症状明显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切除术等。例如,经过多项检查怀疑囊肿有恶变倾向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六、预防及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可能会影响激素代谢,增加乳腺囊肿的发生风险。例如,每天保证摄入500g左右的蔬菜和200g左右的水果,减少油炸食品、奶油蛋糕等的食用。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激素失衡。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适度运动: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功能,增强免疫力,有助于预防乳腺囊肿等疾病。
2.定期自我检查和就医
自我检查:女性应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一般在月经结束后7-10天进行,因为此时乳腺组织相对柔软,容易发现异常。检查时观察乳房外观是否有改变,如红肿、橘皮样改变等,触摸乳房是否有肿块、结节等。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定期就医检查:3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除了超声检查外,可考虑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有乳腺囊肿家族史的女性,应适当提前检查年龄和增加检查频率,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