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的发生与基础疾病、药物使用及其他诱发因素相关。基础疾病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控制不佳、急剧波动,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病情发展等可引发;药物方面降压药物使用不当,如突然停用、联合使用不合理会增加风险;其他诱发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过度劳累、大量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以及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相关并发症等。不同年龄、性别在各因素影响下发生高血压危象的风险和表现有所差异。
一、基础疾病相关因素
(一)原发性高血压
1.血压控制不佳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或者服用降压药物不规范,如自行增减药量、漏服等,会导致血压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当血压波动过大时,就容易引发高血压危象。例如,一项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血压控制不达标(血压持续高于目标值)的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的风险显著高于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
不同年龄阶段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血压更难控制,发生高血压危象的风险相对较高。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血压波动可能更为明显,也增加了高血压危象的发病风险。
2.血压急剧波动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受到一些应激因素影响时,如情绪剧烈波动(过度紧张、愤怒、焦虑等)、剧烈运动、寒冷刺激等,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急剧升高,从而诱发高血压危象。例如,有研究观察到,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可瞬间升高30mmHg以上,这种急剧的血压波动是引发高血压危象的重要诱因。
(二)继发性高血压
1.肾性高血压
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的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血压升高。当肾脏病变进一步发展,肾功能恶化时,血压会更加难以控制,容易出现血压的急剧波动,引发高血压危象。例如,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因为肾功能的进行性损害而发生高血压危象,且这类患者往往合并有蛋白尿、水肿等肾脏受损的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肾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机制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的肾性高血压可能更多与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而中老年患者则多与慢性肾脏疾病的长期发展相关。
2.内分泌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是引起内分泌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嗜铬细胞瘤会间断或持续地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会导致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当患者的嗜铬细胞瘤突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时,血压可在短时间内飙升至极高水平,从而引发高血压危象。例如,临床报道中,嗜铬细胞瘤患者在瘤体受到刺激(如按压、体位改变等)时,常常会出现血压的骤升骤降,进而诱发高血压危象。不同性别在嗜铬细胞瘤引发高血压危象的风险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考虑不同性别的生理差异。对于女性患者,在孕期如果合并嗜铬细胞瘤,由于孕期生理变化的影响,血压波动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监测和处理。
二、药物相关因素
(一)降压药物使用不当
1.突然停用降压药物
一些高血压患者自行突然停用降压药物,会导致血压反跳性升高。例如,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心率加快,血压急剧上升,从而增加高血压危象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突然停药的耐受性不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血压反跳的适应能力更差,发生高血压危象的风险相对更高。
2.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
不恰当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也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例如,同时使用两种作用机制相似的降压药物,可能会导致降压作用过强,引起血压过低后反跳性升高,或者导致某些不良反应叠加,影响血压的稳定。在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中,这种不合理联合用药的风险也有所不同。例如,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药物代谢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血压的异常波动。
三、其他诱发因素
(一)生活方式因素
1.高盐饮食
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压,高盐饮食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高血压危象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高盐饮食的耐受和反应不同,儿童长期高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血管的正常发育,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的风险;老年患者由于血管调节功能下降,高盐饮食更容易导致血压的急剧波动。
2.过度劳累
长期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容易引发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过度劳累是一个重要的诱发高血压危象的因素。不同性别在过度劳累对血压的影响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如果同时承担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更容易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需要更加注意血压的监测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3.大量吸烟饮酒
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饮酒尤其是大量饮酒,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大量吸烟饮酒会显著增加高血压危象的发生风险。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吸烟饮酒对血压的影响程度不同,青少年患者吸烟饮酒可能会对其血管系统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增加成年后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吸烟饮酒对血压的不良影响更为明显。
(二)其他疾病相关因素
1.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患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由于脑部血管病变,会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例如,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升高,会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且这种血压升高往往较为顽固,容易引发高血压危象。不同年龄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的风险不同,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多,血压调节功能更差,发生高血压危象的风险更高。女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疾病发生和恢复过程中,由于激素等因素的影响,血压的管理可能需要更加精细。
2.内分泌疾病相关并发症
除了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性高血压相关疾病外,其他内分泌疾病如果出现相关并发症也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会出现持续的钠潴留和钾丢失,导致血压升高,当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引发高血压危象。不同年龄阶段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发病特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病因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较为常见,而成年患者则多与肾上腺腺瘤等因素相关,在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危象时需要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