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嘴唇发紫原因多样,包括呼吸系统(如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先天性呼吸系统畸形)、心血管系统(如先天性心脏病)、环境温度过低、中枢神经系统问题等;紧急处理需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给氧;进一步检查有体格检查及胸部X线、心脏超声、血气分析、头颅影像学等辅助检查;不同年龄(早产儿、足月儿)、性别因素下应对有别,有宫内窘迫或家族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新生儿需特殊关注与监测。
一、新生儿嘴唇发紫的常见原因
(一)呼吸系统相关因素
1.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见于孕周小于37周的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肺泡萎陷,通气功能障碍。患儿除了嘴唇发紫外,还可伴有呼吸急促、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等表现。研究表明,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是引发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肺泡Ⅱ型细胞产生和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密切相关。
吸入性肺炎:如果新生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胎粪等,会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影响气体交换。例如,胎粪吸入综合征多发生在有宫内窘迫或产时窘迫的新生儿,胎粪污染的羊水被吸入后,会导致气道阻塞、肺不张和化学性肺炎,从而出现嘴唇发紫。
2.先天性呼吸系统畸形
先天性喉蹼:喉部发育异常,喉腔内有一层蹼状组织,可部分或完全阻塞气道,影响通气。患儿出生后即有吸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声音嘶哑,嘴唇发紫是由于气道梗阻导致氧供不足引起。
先天性膈疝:胚胎期膈肌发育缺陷,腹腔脏器疝入胸腔,压迫肺组织,导致肺发育不良。患儿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同时可能伴有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腹腔脏器占据胸腔空间,影响了肺的正常扩张和气体交换。
(二)心血管系统相关因素
1.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由于肺动脉狭窄,右心室排血受阻,右向左分流增加,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患儿出现嘴唇、甲床等部位发紫,即所谓的“青紫型心脏病”表现。患儿还可出现蹲踞现象(行走或活动时自觉气促、乏力,常主动下蹲片刻再起立行走),这是机体为缓解缺氧的一种代偿机制。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主动脉和肺动脉位置互换,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起源于左心室,形成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导致氧合血和未氧合血混合,引起新生儿嘴唇发紫。患儿出生后即可出现明显的发绀,且病情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预后极差。
(三)其他因素
1.环境温度过低
当新生儿所处环境温度过低时,机体为了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收缩,尤其是肢体末端血管收缩明显,而口唇部位的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局部缺氧,出现嘴唇发紫的情况。同时,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低温环境下更易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将新生儿置于合适温度的暖箱中,改善环境温度后,嘴唇发紫情况可有所缓解。
2.中枢神经系统问题
颅内出血:多发生在早产儿或有产伤的足月儿,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出血积聚在颅内,压迫脑组织,影响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功能障碍,进而引起嘴唇发紫。患儿可能还伴有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如前囟饱满、张力增高提示颅内压增高。
感染性脑病:新生儿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后,炎症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呼吸中枢的调控功能,导致通气不足,引起缺氧,出现嘴唇发紫。例如,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时,除了嘴唇发紫外,还可能有发热、拒奶、反应差等表现。
二、新生儿嘴唇发紫的紧急处理及进一步检查
(一)紧急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将新生儿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防止窒息。如果有胎粪吸入,可在新生儿刚娩出未建立呼吸时,立即进行气管内吸引胎粪,以改善通气。
2.保暖
将新生儿置于温暖的环境中或使用暖箱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5℃,避免因低温加重嘴唇发紫的情况。
3.给氧
可通过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等方式,改善新生儿的氧合状况,缓解嘴唇发紫。但给氧时需注意氧浓度,避免高浓度氧长时间吸入导致氧中毒等不良反应。
(二)进一步检查
1.体格检查
详细检查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口唇、甲床颜色,肺部听诊有无啰音,心脏听诊有无杂音等。例如,发现心脏有明显杂音时,提示可能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需进一步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2.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对于怀疑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胸部X线可以帮助判断肺部情况,如是否有肺不张、肺炎、先天性膈疝等病变。例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胸部X线可显示两肺野普遍性透亮度减低,内有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呈“毛玻璃样”改变。
心脏超声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通过心脏超声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具体类型,如法洛四联症可显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特征性改变。
血气分析:测定新生儿动脉血氧分压(PaO)、二氧化碳分压(PaCO)等指标,了解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状态。如果PaO降低,PaCO升高,提示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和缺氧。
头颅影像学检查:对于怀疑中枢神经系统问题的新生儿,如颅内出血、感染性脑病等,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例如,颅内出血患儿头颅CT可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
三、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下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1.早产儿
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更不成熟,发生嘴唇发紫的风险相对更高。在护理早产儿时,要尤其注意保暖和呼吸管理。要将早产儿置于温湿度适宜的暖箱中,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嘴唇发紫等异常表现,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由于早产儿免疫系统更弱,发生感染性疾病导致嘴唇发紫的可能性也较高,所以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减少感染机会。
2.足月儿
足月儿相对早产儿各系统发育更完善,但也可能因产伤、先天性疾病等出现嘴唇发紫。对于足月儿,要注意在分娩过程中避免产伤,出生后加强观察。如果是足月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要根据病情及时评估治疗方案,且不同年龄阶段的足月儿对疾病的耐受能力不同,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一般状况。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新生儿嘴唇发紫与性别无直接关联,但在护理过程中,要同等重视男婴和女婴的情况。无论是男婴还是女婴,出现嘴唇发紫都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不过,在先天性疾病方面,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倾向,但这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由胚胎发育等因素决定。
(三)生活方式及病史因素
1.有宫内窘迫病史的新生儿
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发生吸入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的风险增加,出生后更易出现嘴唇发紫。对于这类新生儿,出生后要重点评估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情况,加强监测。例如,有宫内窘迫病史的新生儿要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心率等,一旦发现嘴唇发紫,要迅速进行相关检查,排除肺部、心脏等方面的疾病。
2.有家族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新生儿
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的新生儿,自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高于普通新生儿。所以这类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并及时干预。同时,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如体重增长、有无异常发绀表现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