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点什么原因

来源:民福康

新生儿出血点常见原因包括机械性损伤(产程或操作因素)、维生素K缺乏(孕期摄入不足或自身合成不足)、感染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其他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或凝血因子异常疾病);相关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感染相关检查)及特殊检查(骨髓穿刺);处理需针对不同病因,如机械性损伤多可自行恢复,维生素K缺乏需补充维生素K,感染需抗感染治疗,血液系统疾病需规范诊治;预防要孕期保健、分娩规范操作、新生儿护理及避免感染。

一、新生儿出血点的常见原因

(一)机械性损伤

1.产程因素: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若受到产道的挤压等机械性刺激,可能导致皮肤微小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出现出血点。例如,顺产过程中胎儿头部经过产道时的挤压,可能使头部、面部等部位出现少量出血点,这种情况在足月儿中相对较为常见,与分娩时的机械力作用直接相关。

2.操作因素:在新生儿的一些操作过程中,如采血、穿刺等,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引起局部皮肤出现小的出血点。比如新生儿采血后,若按压不充分,就可能导致局部少量出血形成出血点,这与操作过程中的机械性损伤有关,需在操作时注意规范以减少此类情况发生。

(二)维生素K缺乏

1.孕期摄入不足:母亲在孕期如果维生素K摄入不足,会影响胎盘对维生素K的转运,导致胎儿体内维生素K储存量减少。维生素K是参与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物质,缺乏时会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出现皮肤出血点等表现。一般母亲饮食中维生素K含量相对较低,若孕期未注意补充,就可能导致胎儿维生素K储备不足。

2.新生儿自身合成不足:新生儿肠道内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K,但出生早期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合成维生素K的能力较弱。同时,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相对不完善,若有腹泻等情况,会进一步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与吸收,从而导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引发凝血障碍,出现出血点。例如,早产儿由于肠道发育更不成熟,维生素K合成不足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发生出血点等出血表现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可影响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导致出血点出现。例如,败血症时,细菌及其毒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影响凝血因子的功能,引起凝血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皮肤出血点。新生儿败血症多发生在出生后,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皮肤黏膜屏障不完善等因素有关,感染的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影响全身状况,导致出血点等表现。

2.病毒感染:一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出血点。比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多系统损害,包括血液系统的异常,影响凝血机制,导致皮肤出血点。病毒感染后在新生儿体内繁殖,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和病理改变,进而影响凝血功能出现出血表现。

(四)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1.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可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引起皮肤出血点。其原因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如母亲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血小板;也可能是新生儿自身免疫调节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例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新生儿中可表现为皮肤散在的出血点,严重时可能出现瘀斑等。

2.凝血因子异常疾病:某些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血友病等,虽然在新生儿期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出现。由于凝血因子的先天性缺陷,导致凝血过程异常,引起皮肤出血点。这类疾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新生儿发病风险会增加,需要通过相关凝血功能检查来明确诊断。

二、相关检查与诊断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新生儿出血点的分布、形态、大小等情况,同时检查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方向。例如,若出血点集中在头部、面部,且与产程有关的可能性较大;若出血点伴有其他部位的瘀斑、瘀点,且有感染征象,需考虑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等可能。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血小板数量、白细胞计数等情况。若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提示可能存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等情况。例如,败血症时白细胞计数通常会升高,同时可能伴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等表现。

2.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检测。若凝血功能指标异常,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比如维生素K缺乏时,PT和APTT可能会延长,通过检测可以辅助诊断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问题。

3.感染相关检查:如血培养、C反应蛋白(CRP)等检查。血培养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感染的细菌种类,CRP升高提示可能有炎症反应,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出血点。

(三)特殊检查

对于怀疑有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特殊病因的新生儿,可能需要进行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骨髓穿刺可以了解骨髓中造血细胞的情况,有助于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例如,骨髓穿刺发现巨核细胞发育异常等情况,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处理与预防

(一)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

1.机械性损伤相关:一般情况下,轻微的机械性损伤导致的出血点无需特殊治疗,随着新生儿自身的修复,出血点会逐渐吸收消退。在操作过程中导致的出血点,需注意局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出血点多可自行恢复。

2.维生素K缺乏相关:对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点等情况,需要补充维生素K。通常可肌内注射维生素K1进行治疗,一般补充后凝血功能会逐渐改善,出血点也会逐渐消失。母亲在孕期应注意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绿色蔬菜等,以保证胎儿有足够的维生素K储备;新生儿出生后也可根据情况补充维生素K,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等更应重视维生素K的补充,预防维生素K缺乏相关的出血问题。

3.感染因素相关:如果是感染导致的出血点,需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需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足疗程治疗,控制感染后,出血点等症状多会逐渐缓解。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包括出血点的变化情况等。

4.血液系统疾病相关: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处理。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较轻时可密切观察,病情较重时可能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对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等疾病,可能需要长期的替代治疗等。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时,需由专业的儿科血液科医生进行规范诊治。

(二)预防措施

1.孕期保健:母亲在孕期要注意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K等。多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等绿色蔬菜,以保证胎儿在宫内有充足的营养储备,尤其是维生素K的储备,减少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K缺乏相关出血问题的发生风险。

2.分娩过程注意:医护人员在分娩过程中要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对新生儿的机械性损伤。对于顺产的新生儿,要轻柔操作,避免过度挤压胎儿头部等部位,减少因机械性损伤导致的出血点发生。

3.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要按照规范进行维生素K等的补充,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另外,要注意避免新生儿接触感染源,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减少感染的机会,从而降低因感染导致出血点等情况的发生。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新生儿吸母乳一次多久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新生儿每次吸母乳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家长应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吸吮能力、胃口、吃奶时的表现等,以确保他们能够吃饱。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每次吸母乳的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的吸吮能力和胃口都比较小,因此每次吸
新生儿刚出生多久喂奶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后0-2小时就需要喂奶,但具体时间因新生儿的情况而异。足月健康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1小时就可以开始尝试母乳喂养,喂奶时母亲应采取舒适体位,让新生儿有效吸吮。 对于足月健康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1小时,就可以开始尝试母乳喂养。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很强,尽早开始喂奶可以帮助新
新生儿胎便几天排完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胎便会在出生后1~2天内排完,通常在12小时内首次排出,呈墨绿色、黏性糊状。但每个新生儿的情况都可能不同,家长如有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同时,家长还应注意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等皮肤问题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胎便会在出生后1~2天内排完。 新生儿在母体内时
NB新生儿一般用几包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NB码的新生儿纸尿裤需要准备1-2包。 NB码是新生儿专用的纸尿裤尺码,通常适合体重在5公斤以下的宝宝使用。由于新生儿的生长速度较快,纸尿裤的使用时间不会太长,所以不需要准备太多。一般来说,1-2包就可以满足新生儿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都不同,有些宝宝可能会比较胖,
新生儿吃母乳拉绿色大便怎么回事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吃母乳拉绿色大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胆红素代谢: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胆红素转化为胆绿素的过程可能不完全,导致大便呈现绿色。 2.母乳摄入不足:如果宝宝没有充分吸吮母乳,可能导致饥饿性肠蠕动增加,使大便偏绿。 3.食物影响:母亲食用了较多绿色蔬菜或含铁丰富的食物
新生儿甲低复查要多久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甲低复查一般需要在出生后2周进行,之后需要定期复查,具体时间间隔如下: 1.第1次复查:在出生后2周进行。这是因为新生儿甲低的症状可能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才会出现,早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治疗措施。 2.第2-3次复查:在出生后1-3个月内进行。这是为了确保治疗效果,了解甲状腺功能是否恢复
新生儿脸一边大一边小怎么较正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脸一边大一边小,可能是由于在子宫内的姿势、生产方式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矫正的方法: 1.改变睡眠姿势 让新生儿睡在脸大的一侧,这样可以逐渐调整头部的形状。但要注意定期更换睡眠方向,以避免头部变形。 2.使用枕头 在新生儿的头部下方放置适当的枕头,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帮助保持头
有新生儿黄疸怎么退的快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新生儿黄疸,光照治疗、药物治疗、频繁喂养等方法可帮助其消退。但严重的黄疸需进一步治疗,家长应密切配合医生,注意护理和喂养。 1.光照治疗 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胆红素的光异构化作用,将胆红素转化为更容易排出体外的物质。 2.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一些药物,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帮助胆红素
新生儿出生几天不睁眼怎么回事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导致新生儿几天不睁眼的原因可能是正常现象、眼部感染、先天性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和诊断。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后的1-2周内会逐渐睁开眼睛,但有些新生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睁眼。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新生儿几天不睁眼的原因: 1.正常现象 有些新生儿的眼睛可能比较敏感,或者由于羊水残留
新生儿黄疸有什么危害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影响听力和智力、贫血、肝功能损害等,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需及时就医治疗。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以下是关于新生儿黄疸危害的具体分析: 1.胆红素脑病 这是
新生儿多久可以用枕头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一般在3到4个月后可以开始使用枕头。 1.新生儿的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形成。在出生后的初期,他们的脊柱基本是直的,没有颈曲。如果过早使用枕头,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 2.3到4个月后,随着宝宝抬头动作的出现和发育,颈部脊柱开始出现向前的生理弯曲,这时可以考虑使用较薄的枕头,以帮助宝宝保持舒适的
新生儿50天肚脐鼓起来是怎么回事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50天肚脐鼓起来可能是脐疝,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如哭闹、便秘、腹胀、感染等。若持续不消失、变大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脐疝: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几周内出现。当肚脐周围的腹肌没有完全合拢时,肠子可能会通过这个薄弱区域鼓出来,形成脐疝。脐疝通常是无害的,会随着宝宝的成长逐
新生儿女宝阴唇有点红怎么回事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女宝阴唇有点红可能是尿液刺激、细菌感染、过敏或其他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宝宝外阴清洁干燥。 新生儿女宝阴唇有点红,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1.尿液刺激 女宝宝尿道口较短,阴唇易被尿液刺激而发红。 2.细菌感染 如果宝宝的外阴没有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细菌感染,引起阴唇发红。 3.过敏
新生儿夏天空调开多少度合适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夏天空调可以开26-28℃,但具体的温度需要根据环境和宝宝情况进行调整。 1.宝宝的皮肤娇嫩,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完善,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空调温度过低,宝宝容易着凉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如果空调温度过高,宝宝会出汗过多,导致皮肤感染、脱水等问题。 2.室内外温差
新生儿宫内感染怎么办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宫内感染需及时诊断治疗,包括密切观察、检查、使用抗生素、支持治疗、预防感染和随访等措施,以帮助宝宝恢复健康。 1.密切观察 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包括体温、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及皮肤颜色、吃奶情况等。如果宝宝出现异常,医生会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进行检查 医生会根据宝宝
新生儿红屁股怎么办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当新生儿出现红屁股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皮肤干爽、清洁皮肤、使用尿布疹霜、调整饮食。 当新生儿出现红屁股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皮肤干爽 及时更换尿布,避免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 2.清洁皮肤 用温水轻轻清洗臀部,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不要用力擦拭。 3.使用尿布疹霜 可
新生儿吃奶时呼吸急促怎么回事
周小翠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吃奶时呼吸急促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如呼吸道感染、心脏问题等。如果呼吸急促持续时间较长或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1.生理原因: 呼吸方式:新生儿的呼吸方式与成人不同,他们可能会使用快速而浅表的呼吸来获取足够的氧气。 肺部发育:新生儿的肺部还在发育中,呼吸功能可能还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