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心脏瓣膜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功能或结构异常致瓣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的心脏病,按瓣膜类型分多种病变,病因有风湿性、退行性变等,病理生理有瓣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不同改变,临床表现有症状和体征,诊断靠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治疗分内科和外科,还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的注意事项。

按瓣膜类型分类

二尖瓣病变:较为常见,包括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多由风湿热引起,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二尖瓣瓣叶交界处粘连融合,瓣口狭窄,影响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二尖瓣关闭不全可由瓣叶病变、瓣环扩大、腱索或乳头肌功能障碍等引起,使得左心室收缩时血液反流至左心房。

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瓣狭窄可因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老年退行性变等导致瓣口狭窄,影响左心室血液射入主动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常见原因有主动脉瓣本身的病变(如风湿性主动脉瓣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或主动脉根部扩张,致使主动脉瓣关闭时出现血液反流。

三尖瓣病变:三尖瓣狭窄相对少见,多与二尖瓣病变同时存在;三尖瓣关闭不全可由右心室扩张、瓣环扩大等引起,导致右心室收缩时血液反流至右心房。

肺动脉瓣病变:肺动脉瓣狭窄多为先天性畸形;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本身病变等情况。

病因

风湿性心脏病:是引起心脏瓣膜病的常见原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累及心脏瓣膜,急性期引起瓣膜炎症,反复发作后导致瓣膜纤维化、钙化、粘连等,影响瓣膜功能。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稍多。

退行性变: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发生退行性改变,如主动脉瓣的老年退行性钙化性狭窄,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等,多在幼年或青少年时期就可发现相关瓣膜病变表现。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微生物感染心内膜,尤其是累及瓣膜时,可破坏瓣膜结构,导致瓣膜关闭不全等病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更易罹患。

其他:如创伤、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累及心脏瓣膜等,但相对较少见。

病理生理改变

瓣口狭窄时:心脏为了克服瓣口狭窄的阻力,需要加强收缩力来推动血液通过。以二尖瓣狭窄为例,左心房压力升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相继升高,引起肺淤血,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长期肺淤血还会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加重右心室后负荷,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

瓣口关闭不全时:心脏收缩时部分血液反流,使前向心输出量减少。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例,左心室在舒张期不仅要接受左心房流入的血液,还要接受从主动脉反流回来的血液,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逐渐出现左心室扩大、肥厚,后期可引起左心衰竭,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主动脉舒张压降低,可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表现

症状

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二尖瓣狭窄时,肺淤血逐渐加重,患者在活动后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急性肺水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早期可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后期静息时也可出现。

乏力: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患者常感到乏力、疲倦。

心悸:瓣膜病变导致心脏节律异常或心功能改变时,患者可自觉心悸。例如,心房颤动在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病变等患者中较为常见,可引起心悸。

胸痛: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出现心绞痛,这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也可能出现胸痛,机制可能与舒张压过低、冠状动脉灌注减少等有关。

咯血:二尖瓣狭窄时,严重肺淤血可导致肺泡壁或支气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咯血,可为痰中带血、血丝,严重时可出现大量咯血;急性左心衰竭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痰。

体征

心脏杂音:是心脏瓣膜病的重要体征。二尖瓣狭窄可在心尖区闻及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在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主动脉瓣狭窄可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向颈部传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舒张早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

其他体征:二尖瓣狭窄患者可出现二尖瓣面容,表现为两颧绀红;右心衰竭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可出现周围血管征,如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征等。

诊断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瓣膜病最重要的无创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瓣膜的形态、结构、运动情况以及心腔大小等。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瓣膜狭窄的程度(如二尖瓣口面积等)、关闭不全的程度,还能评估心脏功能,如左心室射血分数等。

心电图: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以及心肌肥厚、心肌缺血等改变,有助于辅助诊断心脏瓣膜病相关的心脏电活动异常。

X线胸片: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以及肺血管的改变。例如,二尖瓣狭窄患者可见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淤血等表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可见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弓突出等表现。

心导管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导管检查可以直接测量心腔内压力,明确瓣口狭窄程度和跨瓣压差等,为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考虑使用。

治疗原则

内科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避免剧烈运动、预防感染(如风湿热复发的预防,使用青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限制钠盐摄入等,以减轻心脏负荷,延缓病情进展。

并发症治疗: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根据病情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对于出现心房颤动且心室率较快的患者,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等)、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控制心室率。

外科治疗

瓣膜修复术:对于某些瓣膜病变较轻、瓣叶病变不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瓣膜修复术,尽量保留自身瓣膜,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例如,二尖瓣病变中部分适合修复的患者可通过修复手术改善预后。

瓣膜置换术:当瓣膜病变严重,无法修复时,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术,置换人工瓣膜。人工瓣膜包括机械瓣和生物瓣,机械瓣耐久性好,但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生物瓣不需要长期抗凝,但存在远期衰败的可能。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心功能等情况,一般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如严重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且心功能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时考虑手术。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患儿需要密切关注生长发育情况,由于儿童处于生长阶段,心脏瓣膜病变可能会影响其心功能和生长发育,应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病情进展。在治疗方面,手术时机的选择要非常谨慎,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尽量选择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对于一些简单的先天性瓣膜畸形,可能需要在合适的年龄进行手术干预。

老年患者: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更加注重整体病情的评估,考虑多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例如,在使用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时,要注意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要充分评估其手术耐受性,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优化身体状况。同时,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女性患者:育龄期女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注意妊娠相关问题。妊娠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功能恶化。在妊娠前需要评估心功能情况,根据病情决定是否可以妊娠。妊娠期间要密切监测心功能,加强产前检查,分娩方式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心功能等情况综合决定,产后要注意休息和心脏的恢复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三尖瓣狭窄
三尖瓣狭窄一般是指心脏三尖瓣中的一个或多个瓣膜存在结构和(或)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脏问题会导致血氧低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脏问题一般会导致血氧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当心脏出现问题时,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肺部停留的时间减少,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可能直接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肺血流减少或肺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也会导致血氧降
为什么会出现脑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是指脑梗死,脑梗死是不是会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原因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造成动脉栓塞,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将血管堵住,从而诱发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患有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部小动脉出现玻璃样变,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微血管发生病变,上述因素均可能增加发
脑梗死有哪些常见诱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高血压 患者血压长时间偏高于正常,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诱发脑梗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脑部动脉血管血流减慢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进而诱发脑梗死。 3、心脏病
引起脑梗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动脉闭塞等。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在长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闭塞,或是原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
血压正常会得脑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血压正常也可能会患上该病。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但是血糖和血脂等常规指标持续偏高,也容易导致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者闭塞,最终诱发脑梗死。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发生心源性栓塞,导致脑梗死。 当患者出现疑似脑梗死的症
心衰肺积水能活多久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肺积水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预估。 如果患者原本的心脏疾病非常严重,如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功能极差,那么其预后往往不佳,存活时间可能较短。而对于心脏疾病相对较轻,通过积极治疗能够较好控制病情进展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对于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严重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否严重,应根据原因进行判断。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心电图上的一种表现,通常指心电图中V5、V6导联的R波电压增高,超过一定标准。瘦长体型或心脏位置偏左的人群,可能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严重。但
如何治疗心脏瓣膜病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多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防过度劳累,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福辛普利钠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其胸闷、气促的表现。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由于风湿热是因为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所以一般选择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抑制链球菌感染。针对患者心衰现象,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如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也可以通过心脏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遗传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般指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具有遗传倾向。风心病是一种由风湿炎症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的病变,症状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乏力、心慌、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风心病发病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弱、长期居住在
心脏瓣膜病做哪些检查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如果怀疑有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查体检查来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查体检查时,发现患者有震颤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常用检查方式是心脏超声,可以明确看到患者心脏形态、大小,以及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以进一步分析。除了以上检查,患者还可以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心脏瓣膜病如何治疗
贡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内科治疗。在瓣膜病发生时,要找到诱发瓣膜病的病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要应用抗生素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如瓣膜病引起心衰,这时需要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能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心衰症状。而当出现心律失常以后,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纠正异常心率。第二、外科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瓣膜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王振东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心脏内的四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主要是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这四个心腔所组成,四个心腔之间相互交通而产生了四个瓣膜,即由右心房到右心室的三尖瓣,由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肺动脉瓣,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二尖瓣和左心室到主动脉的主动脉瓣。四个瓣膜都保证了血液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块瓣膜发生异常,便会破坏单向移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之前,首先要通过心脏彩超全面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状态,如果是瓣膜狭窄要明确瓣膜狭窄的程度。如果是瓣膜返流或者脱垂,还要明确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准备。另外,还应该查明血型鉴定以及病毒筛查血液分析,这些都对手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会有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切口的感染;心律不齐,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的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多久复查一次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的方案。心脏瓣膜病是指类风湿因子的轻疾或者老年退行性病,造成瓣膜无法正常开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样可能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