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洗过的口罩无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防护功能会因清洗而显著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口罩的核心防护机制依赖其特殊结构,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通过多层无纺布、熔喷布及静电吸附层拦截飞沫和气溶胶,其中熔喷布的静电吸附作用是关键。清洗过程会破坏熔喷布的静电结构,导致过滤效率大幅降低。例如,N95口罩对0.3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本可达95%以上,但清洗后可能降至30%以下,无法有效阻挡病毒。
此外,口罩的密合性也会因清洗变形而受损,边缘缝隙增加,未过滤的空气可直接进入呼吸道。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疾控中心均明确指出,口罩为一次性用品,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次,污染或潮湿后需立即更换。若需重复使用,仅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或医用环氧乙烷消毒等特定方式,普通清洗、蒸煮或酒精喷洒均会破坏防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