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与血管基础缺陷、高血压与血管损伤、高脂血症与斑块形成等。
1.遗传因素与血管基础缺陷
冠心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直系亲属中若有早发冠心病患者,其患病风险显著升高。这类人群常伴随脂代谢异常或血管内皮功能缺陷,可能因基因突变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降低,加速脂质在血管壁沉积。建议40岁以上高危人群每年进行冠状动脉CT筛查,早期发现血管斑块。
2.高血压与血管损伤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40/90mmHg)会持续损伤冠状动脉内皮,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入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并形成斑块。患者常伴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3.高脂血症与斑块形成
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3.4mmol/L时,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可能出现眼睑黄色瘤或肢体麻木等症状。
冠心病患者需遵医嘱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若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伴大汗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舌下含服药物并拨打急救电话,切勿自行驾车或步行就医,以免延误黄金救治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