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发的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并不存在最早期症状的说法,但是早期可能出现硬下疳、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损害、全身症状等。
1.硬下疳
感染后2-4周,生殖器、肛门或口腔等接触部位出现无痛性溃疡。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基底清洁,触之有软骨样硬度,直径约1-2厘米,通常单发,持续3-6周可自行消退,但螺旋体仍在体内繁殖。
2.淋巴结肿大
硬下疳出现1-2周后,腹股沟、颈部或腋下淋巴结可能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红肿,可持续数月。
3.皮肤黏膜损害
感染后7-10周,全身皮肤黏膜可能出现铜红色斑疹、丘疹或扁平湿疣,常见于躯干、四肢、手掌及足底,不痛不痒,表面可能有鳞屑。口腔、生殖器黏膜可出现灰白色糜烂面。
4.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持续数周自行缓解。
梅毒早期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若存在高危性行为或接触史,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梅毒血清学检查确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