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指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引发脑卒中的原因主要有心房内血栓形成、血流动力学紊乱、炎症与内皮损伤、合并症协同效应等方面。

1.心房内血栓形成
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功能,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形成涡流,尤其在左心耳部位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脑动脉,可阻塞脑血管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显示,90%的心房颤动相关脑栓塞源于左心耳血栓脱落。
2.血流动力学紊乱
心房颤动导致心室充盈不足,心输出量下降,脑部血流灌注减少。同时,心房不规则收缩引发血压波动,进一步损伤脑血管内皮,为血栓形成创造条件。
3.炎症与内皮损伤
心房颤动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升高,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血小板活化。这种慢性炎症状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脑卒中风险。
4.合并症协同效应
心房颤动常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共存。例如,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时脑卒中风险增加3倍,糖尿病会通过糖化终产物沉积加剧血管损伤。
心房颤动患者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和经食管超声检查,评估左心耳血栓风险。对于CHADS-VASc评分≥2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并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