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总体发病死亡率在不同地区和医疗条件下有差异,平均约20%,受年龄因素、病情严重程度、医疗干预及时性等因素的影响。

1.年龄因素
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相对较高。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且如果接生过程不规范,感染破伤风梭菌后病情进展往往较为迅速,死亡率可达50%以上。而成年人如果能够及时获得规范的治疗,死亡率相对新生儿要低一些,但也会因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对疾病的耐受能力和修复能力较差,感染破伤风后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2.病情严重程度
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不同的阶段,病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例如,出现严重的肌肉痉挛、频繁的抽搐、呼吸困难、喉痉挛等症状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局部肌肉轻微痉挛的患者。严重的肌肉痉挛可能导致患者呼吸肌麻痹,进而引起呼吸衰竭,这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医疗干预的及时性
如果患者能够在受伤后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并尽早接受破伤风抗毒素等治疗措施,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反之,如果受伤后未能及时处理伤口,且没有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病情延误,死亡率则会显著升高。例如,受伤后数小时内就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可能低于受伤后数天才就医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