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征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全身不适等,预防方法有疫苗接种、个人防护、环境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一.特征
1.发热
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见特征之一,体温多在37.3-38.5℃之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也有少数患者无明显发热。发热通常伴随感染发生,可能持续1-3天,也可能反复出现。
2.呼吸道症状
感染后常出现咳嗽、咽干、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其中干咳较为多见,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少量痰液。咽痛可能影响吞咽,咳嗽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
3.全身不适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部分人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下降等表现。乏力感会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轻微活动后即感到疲惫,肌肉酸痛多集中在腰背、四肢等部位。
二.预防
1.疫苗接种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疫苗,完成全程接种疫苗后,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2.个人防护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等人群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选择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或N95口罩等。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及时丢进封闭式垃圾桶。
3.环境管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等对地面、家具表面等进行擦拭消毒。对于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等,应加强清洁消毒频次,特别是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扶手、电梯按钮等。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身体免疫力。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