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瘤与血管外皮瘤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血管内皮瘤与血管外皮瘤在组织学起源、病理形态学表现、免疫组化特点、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组织学起源分别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外皮细胞;病理形态学上,血管内皮瘤有不同血管结构及多样瘤细胞形态等,血管外皮瘤呈围绕血管的特定结构及梭形瘤细胞等;免疫组化上,血管内皮瘤常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标志物,血管外皮瘤通常表达CD99等标志物;临床特点在发病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上有别;治疗预后方面,均根据良恶性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且预后与良恶性及相关因素有关,同时不同患者需综合个体情况进行诊断治疗。

一、组织学起源方面

血管内皮瘤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肿瘤性增生;而血管外皮瘤起源于血管外皮细胞,血管外皮细胞是位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外的细胞。不同的组织学起源决定了两者在细胞形态、排列等组织学表现上有差异。

二、病理形态学表现

血管内皮瘤: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形成不同形态的血管结构,如腔隙状、实性巢状等,瘤细胞形态多样,可呈梭形、上皮样等,细胞核可有异形性,核分裂象情况因肿瘤的良恶性程度不同而有差异,良性血管内皮瘤核分裂象少见,恶性血管内皮瘤核分裂象多见且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血管外皮瘤:镜下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呈席纹状、鹿角状等结构,瘤细胞多为梭形,细胞核相对较一致,核分裂象多少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良性血管外皮瘤核分裂象少,恶性血管外皮瘤核分裂象增多。

三、免疫组化特点

血管内皮瘤:常表达CD31、CD34、FactorⅧ相关抗原等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标志物。例如研究表明大部分血管内皮瘤患者的肿瘤细胞会呈CD31阳性表达,这有助于免疫组化上与其他肿瘤进行鉴别。

血管外皮瘤:通常表达CD99、波形蛋白等标志物,CD99在血管外皮瘤中常呈阳性表达,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辅助诊断血管外皮瘤并与血管内皮瘤等进行区分。

四、临床特点

发病年龄与性别:血管内皮瘤可发生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性别差异不十分显著;血管外皮瘤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年龄相对较广,男女发病比例无明显显著的倾向性差异。

好发部位:血管内皮瘤好发于皮肤、皮下组织,也可见于深部软组织及内脏等部位;血管外皮瘤好发于四肢深部软组织,尤其是下肢,也可发生于腹膜后、纵隔等部位。

临床表现:血管内皮瘤患者可表现为局部肿块,可伴有疼痛等症状,若为恶性血管内皮瘤还可能出现远处转移相关表现;血管外皮瘤患者多以局部肿块就诊,生长缓慢,部分患者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压迫症状,恶性血管外皮瘤同样存在转移风险。

五、治疗及预后

治疗:血管内皮瘤的治疗需根据肿瘤的良恶性程度等综合决定,良性血管内皮瘤可考虑手术完整切除,恶性血管内皮瘤多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血管外皮瘤的治疗也是根据良恶性来定,良性血管外皮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血管外皮瘤同样需要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预后:血管内皮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分级、分期等有关,良性血管内皮瘤预后较好,恶性血管内皮瘤预后相对较差;血管外皮瘤的预后也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良性血管外皮瘤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预后尚可,恶性血管外皮瘤复发及转移风险较高,预后相对不良。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有不同生活方式、病史的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个体情况。例如儿童患者在诊断时需谨慎进行有创检查,充分评估风险;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方案选择上要权衡利弊,考虑对整体身体状况的影响;有特殊病史的患者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治疗措施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管内皮瘤
血管内皮瘤主要是指来源于患者血管内皮的肿瘤,肿瘤的性质介于良性血管瘤和恶性血管肉瘤之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血管瘤是癌症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血管瘤不一定是癌症。 血管瘤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造成的血管肿瘤性病变,其包括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通常婴幼儿血管瘤、丛状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等都属于良性肿瘤,这类血管瘤都可以被治愈,不属于癌症范畴。但是,患者如果发生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则属于癌症。 建议患者去医
恶性血管瘤是癌症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恶性血管瘤可能属于癌症,但还需结合恶性血管瘤的具体类型判断。 癌症起源于上皮组织,可以分为癌、肉瘤、癌肉瘤三类。恶性血管瘤分为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等类型,血管肉瘤属于肉瘤的一种,所以也属于癌症;但是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起源于内皮细胞,不属于癌症。 恶性血管瘤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
肝血管肉瘤挂什么号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血管肉瘤可以挂肿瘤科、肝胆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 1、肿瘤科 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由窦状内皮细胞衍生而来的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属于肿瘤范畴,患者可以就诊肿瘤科。 2、肝胆外科 肝血管肉瘤起源于肝脏血管的内皮细胞,是由肝脏内血管迂曲扩张所引起,患者可以就诊肝胆外科。 3、血管外科 肝血管肉瘤又称血管内皮细
血管内皮瘤的表现
杨博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肝血管内皮瘤一般指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以及伴随症状等。 1、消化道症状 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消化道症状。 2、全身症状 患者会出现周身乏力、精神萎靡、体重减轻、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等全身症状。 3、伴随症状 部分患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治疗方法
杨博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等方式来处理,具体如下: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主要治疗措施,如果肿瘤为单发或局限于局部,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肿瘤切除术、肿瘤扩大切除术等。 2、药物治疗 如果病灶增大,患者还可以使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西
下肢血管内皮瘤的症状有哪些
杨博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下肢血管内皮瘤的患者一般有局部肿块、疼痛、破溃、活动受限等症状。 1、局部肿块 下肢血管内皮瘤发生后,瘤体逐渐增大,受累部位可触及较大的肿块。 2、疼痛 肿块压迫局部组织,患者还可能会有下肢疼痛的表现。 3、破溃 下肢血管内皮瘤如果长期不处理,局部还可出现破溃的情况。 5、活动障碍 肿块增大影响关节
肝血管瘤一般是高回声还是低回声
杨博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肝血管瘤是高回声还是低回声,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肝血管瘤高回声或低回声属于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描述。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是海绵状血管瘤或者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检查多数表现为高回声,少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若患者是血管内皮瘤或毛细血管瘤,大多数表现为中等强度回声或混合性回声,少部分患者可
颈部血管瘤症状有哪些
杨博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颈部血管瘤主要包括良性颈部血管瘤、侵袭性或交界性以及恶性颈部血管瘤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类型分析。 1.良性颈部血管瘤 良性颈部血管瘤的症状相对较轻,包括婴儿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等,多发于头颈部位,一般不会有明显疼痛感。 2.侵袭性或交界性 常见于卡波西斯血管内皮瘤、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瘤等,多发生于
为什么得血管内皮瘤
杨博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血管内皮瘤的基本病因尚不明确,其诱发病因可能与血管发育不良、外伤、口服避孕药等因素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血管发育不良 若患者的血管发育不良,则会导致血管畸形、狭窄,使局部血管结构不良,引起血管上皮异常增生,导致血管内皮瘤。 2.外伤 若患者的血管不慎发生外伤,血管在修复的过程中,出现过度修复的情
血管内皮瘤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杨博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血管内皮瘤是发生于血管内皮的肿瘤。 血管内皮瘤属于中间型恶性,或处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交界性肿瘤,通常是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好发于皮肤、皮下、肝脏、脾脏以及骨骼等部位,多见于婴儿。血管内皮瘤一般无包膜,表现为浸润性发展,临床上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容易复发,通常难以治愈。随着肿瘤体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有什么症状
刘珍银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症状主要是皮肤或者内脏巨大血管瘤,同时还会伴全身血小板减少,皮肤表面在血管瘤周围有大片淤斑,患者可能还会有血管瘤肿大等情况。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一旦发现就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治疗不及时导致疾病加重。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的预后如何
刘珍银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治疗,首先要识别疾病,而不是给予对症治疗。比如好多基层医院没有认识此类疾病,给予补充血小板,输血小板后全身血小板迅速降低,导致病情加重。这种情况下必须纠正错误治疗方式,要给予激素冲击治疗。首先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随着病情好转,一周左右,再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现在常规是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大部分患儿通过积极治疗,预后非常
如何治疗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
刘珍银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治疗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首先要给予激素冲击治疗,静脉滴注,同时要监测患儿血管瘤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这种冲击治疗有效时会导致血管瘤明显缩小,患儿淤斑减轻,甚至消散,同时血小板会迅速升高。随着疾病进一步好转,同时要做好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介入治疗,因为介入治疗可以直接栓塞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可以加速血管瘤的愈合。同时减少口服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