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需从多方面入手,术后患者尽早开展床上及逐步增加的活动,健康人群坚持适量运动;久坐人群定时起身活动,特殊职业人群定时停车活动;长期站立等人群穿着梯度压力袜;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控制基础疾病,肥胖人群减轻体重;孕妇适度活动、抬高下肢及控体重,老年人适度运动、家人协助按摩及定期体检。
一、早期活动与运动
1.术后患者:外科手术尤其是下肢、盆腔及腹腔手术患者,术后应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屈伸踝关节、足趾,腿部肌肉收缩舒张等运动,能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一般术后6-8小时可开始床上活动,随着身体恢复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术后1-2天可坐起、床边站立,之后逐步增加下地行走时间。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家属应协助其定时翻身、活动肢体。
2.健康人群:日常要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或者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速度较快。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二、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
1.久坐人群:长时间乘坐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时,每1-2小时要起身活动,做下肢屈伸动作,促进静脉回流。工作中久坐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每隔30-60分钟应站起来走动,伸展四肢,也可进行简单的踮脚运动,每次踮脚10-15次,重复3-5组。
2.特殊职业人群:如长途卡车司机等,要定时停车活动身体,避免下肢长时间处于下垂且静止状态。可在停车时进行原地踏步、腿部旋转等运动。
三、穿着梯度压力袜
1.适用人群:长期站立工作者,如教师、交警等;孕妇;有静脉血栓风险的患者等。梯度压力袜能通过从脚踝到大腿逐渐递减的压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血栓形成几率。
2.选择与使用: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医疗标准的梯度压力袜。穿着时要注意正确方法,早上起床后,先将脚穿上,然后慢慢向上拉至合适位置,确保压力分布均匀。一般每天穿着不超过8-12小时,避免长时间穿着影响腿部血液循环。
四、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遵循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一般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良好的血压控制可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辅助降压,如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适量运动等。
2.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液循环,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糖尿病患者要合理安排饮食,定时定量进餐,选择低糖、高纤维食物;适度运动,如餐后散步等。
3.肥胖人群:积极减轻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肥胖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可降低静脉回流阻力,减少血栓发生几率。饮食上要控制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运动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易发生静脉血栓。孕期要适当活动,如散步,每次15-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同时要注意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过度肥胖。
2.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液流速减慢,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老年人要注意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或久坐;家人要协助其进行腿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定期体检,监测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