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目前无法完全根治,可通过避免危险因素(戒烟、防空气污染)、增强机体免疫力(针对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基础疾病采取相应措施)、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缓解期视情况用提高免疫力药物)、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等)进行管理控制,需长期综合配合以控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吸烟相关: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诱因,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处于其生活环境中的人群,都应严格戒烟。对于吸烟者来说,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导致气道炎症加重、黏液分泌增多等,戒烟能显著降低呼吸道的刺激,减轻症状发作频率。对于生活在吸烟环境中的人群,被动吸入二手烟同样会对呼吸道造成损害,所以要努力营造无烟的生活空间。
空气污染相关: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果必须外出要佩戴合格的防护口罩。空气中的有害颗粒、气体等污染物会损伤气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例如PM2.5等细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沉积在呼吸道,激活炎症细胞,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加重。此外,要远离工业废气排放严重的区域等。
增强机体免疫力
年龄与免疫力:不同年龄段人群免疫力有所差异,对于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合理添加辅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支持免疫系统的发育。比如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苹果等)有助于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老年人,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缓慢的步行、太极拳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从而增强免疫力,但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生活方式与免疫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免疫调节。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因为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病史与免疫力: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从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要遵循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合理用药等,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当出现咳嗽、咳痰加重、气促等急性发作情况时,根据病情可能会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如果有细菌感染证据,会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但抗生素的使用要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等结果合理选择,避免滥用。
缓解期:一般不需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但对于一些反复感染的患者,可能会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胸腺肽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呼吸功能锻炼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可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例如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肺通气功能。对于儿童,家长可以帮助其进行简单的呼吸训练游戏等方式引导进行类似的呼吸练习,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孩子能够接受为准。
慢性支气管炎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配合,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